第(3/3)頁 從粵劇發展出純演唱的粵曲歌壇,將全出粵劇化整為零,在民間流傳,一般歌壇附設在茶樓之內,供人品茶聽曲,消費尚算普及,平民可以負擔,在五十年代初期,迅速的崛起替代其他語種的歌曲成為香江平民的主流。 而我們在今天回看過去時,就會發覺,粵語流行樂絕對是一個幸運兒,它奇跡般的避免了一個新事物從誕生到成熟的漫長過程。任何事情發生了,都是有原因的,為什么粵語流行音樂會這么猛呢? 因為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厚積,更因為從廣府大戲粵劇脫胎出來的粵曲,帶著歷史積淀下來的深厚底蘊。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所以在70年代,香江的第一代天才粵語歌手精準的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振臂一呼,粵語歌曲就起勢爆發了,并且一爆發就不可收拾!” 一群人聽得津津有味,歷史講完了,一頓早茶也喝到了午飯時間,那么現在做什么? 從五十年代初期香江粵語流行曲的萌芽階段開始展開這段時空之旅,寫曲譜甩給夢家的音樂團隊成員,然后茶樓里,私伙局直接搞起來! 私伙局,是佛山民間曲藝從廣府大戲粵劇延伸過來的,大部分不穿戲裝,幾個老伙計坐在一起,只需簡單的樂器伴奏演唱,講究自娛自樂。 夢工廠團隊的所有人都很習慣了,老大一直很漂,迅速的用行動響應,看譜子,找樂器,還有聯系茶樓總經理借用下地方之類的,分工明確,唯一懵逼的就兩個人而已。 三米:“現在就來?” 許安迪:“不是吧?你在逗......” 沒逗任何人,我可以劃船不用漿,我可以揚帆沒有風向,因為我這一生,全靠浪! 三米和許安迪他們倆很快就見識到了蘇落有多飄,有多浪,說做就做,沒有一絲防備。 厲害在,夢工廠真的是臥虎藏龍啊,一路都跟隨著的夢工廠音樂團隊,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拿到樂譜樂器試了一遍后。 “老大,可以!” “沒問題。” “有譜子就行,可以開始了。” 三米和許安迪:“......” 不需要怎么彩排的,我們的生活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開搞! 一行人走出清雅安靜的大包廂,正直午飯時間,大廳的人很多,獲得茶樓負責人同意后,蘇落和伴奏樂隊徑直的走上了茶樓大廳里的小劇臺。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