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中國城(六)-《復活之戰斗在第三帝國》


    第(2/3)頁

    當時所有苦力們幾乎都在腦后留著一條鞭子,倒不是因為他們有多么忠于我大清,只是為了日后返回家鄉時,不會被官府當成亂黨拖出去砍掉腦殼。

    在太平洋鐵路建設時期,華工占工人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五,華工每個月的薪水起初只有區區二十六美金,雖然后期升到了三十五美金每個月,但還是不如白人勞工一個月五十塊的薪水高。而且白人工人包吃包住,中國工人還需要額外為自己的餐飲付錢,只因為華工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吃不慣美國廚子煮的飯菜。

    筑路工作非常危險與艱辛,工程期間有數千華工因為各種事故而喪命,所以后人說太平洋鐵路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著一位華人苦力的尸骸。

    但是對于這些苦力來講,這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因為以當時的匯率計算,他們在家鄉的農地里辛苦勞作一年,收入也只有十幾美元。(滿清時白銀與美元匯率最高達到了一比一點零七,就按一美元兌換一兩海關銀來計算,一兩海關銀可以兌換一貫,也就是一千枚銅錢。實際上當時廣東很多農戶,即便種的是自家的地,扣除各種苛捐雜稅之后,月收入結余有七八百錢就算很不錯了。)

    扣除掉伙食和其他日用,還清會館的賒單與會費,如果他還潔身自好不嫖不賭的話,每個月大約能夠節省下一半的薪水,這已經超出全家之前勞作一年的收入了。

    如果運氣好等干完兩年協約之后,口袋里大概能夠積累下三百至四百美元,這在當時普通百姓眼里已經是一筆巨款了,足夠他衣錦歸鄉、起屋置地、光宗耀祖、過上小地主的滋潤生活。這也就是明知道前往金山打工風險巨大,無數人死于非命,但粵地百姓依然趨之若鶩的原因所在。

    大部分苦力根本就沒有打算成為永久移民,他們只是把美國當成了一個發家致富的地方,完成與苦力商的協約之后,他們就帶著賺取的錢財返回老家去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選擇留下來發展。

    最初美國政府對中國勞工的態度還算公正,但地方官員卻免不了帶著種族主義優越思維。在一八七三年之前,華人在美國的政治地位基本和印第安人相同,當時華人與印第安人以及黑人,都不得在任何訴訟白人的案件里作證。

    受過高等教育的法律工作者都會如此,那些美國西部的鄉野民眾會如何看待中國人,那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

    從當時美國種族主義分子的視角來看,這些黃皮膚的小個子不可能融入美國社會,或者成為美利堅大家庭中的一員,他們只會用低廉的工資搶走美國白人的飯碗,并且把本屬于美國白人的財富,帶回他們天殺的根本不知道在哪個角落的國家去。

    對華人的攻擊其實從一八六零年就開始了,那時候加州淘金熱已經結束,大批從全國各地來加州淘金的白人滯留在當地,很多人為了淘金投入了全部財產,甚至還欠了一屁股高利貸,可以說賭上了身家性命。

    金礦枯竭使得大批淘金者失業,加州的經濟也隨之陷入停滯,而當時加州工商業建設都很薄弱,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于是那些孑然一身的白人勞工,開始把矛頭指向那些有工作可干的中國人。

    兩個族群沒有利益糾葛時,完全可以和平相處,但是一旦發生了利益上的沖突,那么處于弱勢的一方必定會發起反抗。在就業這個問題上,白人勞工處于弱勢的一方,因為除非他們愿意接受和華人相同的工資待遇,否則沒有一個資本家會傻到雇傭他們。

    于是一股反華風暴,開始在白人社會里慢慢醞釀起來。為了迎合與拉攏白人選民,加州政客們也開始進一步的政治行動。

    最初加州制定了《外國礦工所得稅法》,對所有開礦的外國礦工課以額外的稅金,導致大部分華人礦工無法繼續工作,只能在舊金山中國城里開洗衣店與餐館謀生。

    在一八七七年,舊金山爆發了第一次反華暴亂,四百個因為鐵路公司降薪而火冒三丈的加州鐵路工人,試圖一把火燒掉整個中國城,因為他們覺得就是中國工人的低薪,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剑河县| 涪陵区| 丽水市| 大荔县| 普洱| 博野县| 霍林郭勒市| 涟源市| 华容县| 江永县| 庆云县| 舞钢市| 阿瓦提县| 军事| 水城县| 大冶市| 进贤县| 云霄县| 台北市| 西平县| 杭州市| 陇川县| 大渡口区| 黑山县| 百色市| 德化县| 华容县| 缙云县| 临高县| 渭南市| 沈阳市| 南宁市| 常德市| 弥渡县| 东乡| 遂昌县| 从江县| 酒泉市| 靖安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