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排華法案》?這跟一個黑吃黑的警察頭子有什么關系?”韋爾貝嘴角微翹,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 “先生,你知道馬恩尼的底細?”克雷有些吃驚的問道。 “之前我稍微調查了一下,畢竟你親口向我提出了建議。”韋爾貝低著頭,繼續整理著手里的文件。 事實可沒有言語里講的那么輕描淡寫,韋爾貝口中的稍微調查一下,實際上直接動用了國家層面的力量,新結交的共和黨盟友們非常賣力,部分機密資料直接來自于聯邦調查局。 “提起美國的《排華法案》...”韋爾貝從杯架上拿起水杯。 “我想聽聽你個人的看法。” “這又是一次考察嗎?先生。”克雷從后視鏡里瞥了一眼后座。 “是的,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韋爾貝喝光了杯子里的清水,隨后把杯子放回了杯架上。 一八五零年加州正式加入聯邦,在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時,洛杉磯的記錄里就有兩名來自中國的居民,他們是一戶商人家的雇員,也是最早記錄在加州政府文件里的華裔移民。 隨著淘金潮以及之后的太平洋鐵路工程,大量中國人以勞工移民的身份進入美國。 而入境美國的華人身份,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除了占據大多數的貧窮底層勞動者之外,同時也出現了一部分有錢有勢的商人與鄉紳。 中國的海貿商人普遍缺乏安全感,因為滿清政府的吃相實在很難看,所以你說他們是“狡兔三窟”也好,“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也好,反正他們很早就開始向海外布局,轉移在海貿中積累下的巨額資產,并且在當地開枝散葉,延續家族的血脈繁衍。事實證明這一套確實非常有效,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都不顯得落伍。 在苦力貿易初期,美國加州政府并不排斥華人勞工,他們很需要外來的廉價勞動力與資金,當時任何移民只要符合憲法標準,都可以申請成為美國公民。 中國苦力價格低廉,工作起來任勞任怨,而且學習能力很強,只需要經過簡單的職業培訓,很快就能接手一些不太復雜的技術性工作,這一點是其他種族勞工無法媲美的,所以很快華人就占領了北美特別是加州幾乎九成的勞動力市場。 中國勞工因為語言以及生活習俗上的差異,喜歡集中居住在一個社區里,在那里他們保留著自己在本國的風俗禮儀,甚至還給社區里的街道與胡同起了中文名。 常年貧困養成的勤儉習慣,他們從不舍得在外面多消費一個便士的小錢,而是選擇把賺取的錢財儲存起來,然后交由會館轉遞回國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