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十章 地獄之光 地獄是存在的,黑暗也是存在的! 去過精神病院的人都知道,那種感覺,無法形容,就像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精神病人的眼睛如同深淵,只能看到黑暗。 黑暗中也有光! 小朱護士回國的行李箱中有一本舊書:《亞西西的圣方濟各》。 書的扉頁上有她用鉛筆寫下的一句話:“我們生活在這世界中,并不是單單只為追求自身的幸福,而應為他人作些貢獻。” 這句話其實是德蘭修女所說的。 德蘭修女,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創(chuàng)建的仁愛傳教女會有四億多美元的資產(chǎn),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樂意無償捐錢給她,她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愛戴。然而,當她去世時,她全部的個人財產(chǎn),就是一張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和三件舊衣服。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從十一歲起,直到八十七歲去世。 我們對于小朱護士的海外生活一無所知,只能從她偶然的一次談話中了解到,她曾經(jīng)因為貧血而暈倒在美國仁愛傳道會總部的教堂外面,倒在異鄉(xiāng)街頭,醒來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教堂。 對于從未去過教堂的人,這是一種天意嗎? 從此,小朱護士成為了一名虔誠的基督信徒。 德蘭修女在全世界一百二十七個國家開設了六百多座仁愛傳教分部。 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分部。 小朱護士回國后謝絕了幾家知名醫(yī)院的邀請,她在精神病院當了一名實習護理人員。她放棄了名譽、地位以及優(yōu)越的生活。沒有任何期許,不要求回報,滿懷著愛的關心,一切工作都是基于愛。 這種仁慈與博愛,如同皎潔的明月,如同璀璨的星光,用一切美麗的詞匯來歌頌一個舍己為人的人,絕不會顯得過分。對于小朱護士來說,她所照料的是她的兄弟,她的姐妹,她給他們信仰,在地獄中看到光,他們有著同一個天父。 她很丑,有胡子,膀大腰圓,一點都不像個女人。 她脾氣暴躁,盡管時常忍耐,但人心險惡,總是超出她的善良的承受力,所以,她有時會忍不住說臟話,破口大罵,還會打人。 但是,精神病院里的每一個病人知道,她有翅膀,她是一個天使。 小朱護士曾經(jīng)也想過放棄,有一次,在精神病院的院子里,她坐在三塊磚頭上,靠著墻邊的攀緣植物,從葉子的縫隙中,她仰望著星空,淚花閃閃,然后閉上眼睛,扣上雙手,有人聽到了她的禱告,在那些只言片語中可以分析出她的內心中經(jīng)歷過掙扎與猶豫。 上帝啊,我太軟弱了,我應該留在這里,還是選擇自私地離開。真的要拋棄他們嗎? 這里是地獄嗎?我看到了太多的悲劇和痛苦,而他們是最需要愛與關懷的人啊。 主,我們的天父,醫(yī)生的職責是什么,和教士一樣嗎? 上帝啊,我走過千山萬水,傳播你的福音,這是一種播撒光輝的人生旅行,還有一種向下的方式嗎,一直向下,深入地獄深處,只帶著一本《圣經(jīng)》,向那些將要讀到這句話的人傳播你的愛,這是我的使命嗎? 我所禱告的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小朱護士,仰望星空,從天際的深處尋找到答案。那次禱告之后,她托人買了一本德蘭修女的傳記,從此視為榜樣。因為目睹了太多太多愁慘的景象,更加使得她竭盡所能,把地獄般的精神病院變成天堂。 實習期滿之后,她對院長說:“我愿意在這里當一名義務護理人員。” 院長說:“義工,沒有工資。” 小朱護士說:“我不要工資,在這里也不是為了錢。” 院長說:“你要當多久?” 小朱護士說:“一輩子!” 她打開一扇扇門,走進一顆顆心,在這個世界上,最骯臟的人恰恰是最需要潔凈的,被拋棄的人恰恰是最需要關懷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