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湖人喜愛熱鬧。 夜幕方起不久,秦淮河畔以金樓為中心的這片區域里燈火通明,來來往往的綠林人已經將熱鬧的氣氛炒了起來。 這是如今江寧城內最為繁華的幾個點之一,沿河的長街歸“轉輪王”許召南派人管轄,街上諸如金樓等眾多酒樓店鋪又有“平等王”時寶豐、“公平王”何文等人的注資入股。 由于牽扯了多方勢力,這邊成為了城內相對敏感的一片區域,平日里各方講數,比斗撂話,會選在這里,對于不少大人物的招待宴請,也往往會選在這里。 及至夜晚,這一片三教九流、魚龍混雜。想尋仇的、想出名的綠林人行走其間,一些英雄宴廣開門戶,遇上什么人都以花花轎子人抬人的姿態笑臉相迎,也有陡然翻了臉的俠客,到庭院中、馬路上捉對廝殺。 部分交了保護費、又或是干脆從河里偷偷游過來的乞丐跪在路邊乞討一份飯食。偶爾也會有講究排場的大豪賞賜一份金銀,這些乞丐便連連夸贊,助其成名。 以歷史沿革論,這一片當然不是秦淮河過去的核心區域——那里早在數月前便在遭遇劫掠后付之一炬了——但這里在得以保存后被人以這座金樓為核心,倒也有一些特殊的理由。 按照好事者的考據,這座金樓在十數年前乃是心魔寧毅在江寧建立的最后一座竹記酒樓。。寧毅弒君造反后,竹記的酒樓被收歸朝廷,劃入成國公主府名下產業,改了名字,而公平黨過來后,“轉輪王”名下的“武霸”高慧云按照普通百姓的淳樸愿望,將這里改為金樓,設宴待客,此后數月,倒是因為大家習慣來此飲宴講數,繁華起來。 關于金樓與寧毅的關系,人們在公開的場合并不愿意說起,但私下里的輿論場上,這一消息自然是一直都在流通的。人們踏足寧毅當初建立的酒樓,指點江山、嬉笑怒罵,心中則儼然像是做到了對西南那位的一種羞辱,至少,似乎也證明了自己“不弱于人”,這是私下里的心理滿足,偶爾有人在這里打一架,仿佛也顯得格外大氣些。 這一晚,由“不死衛”的陳爵方做東,宴請了同為八執的“怨憎會”孟著桃做客金樓,接風洗塵。與會作陪的,除了“轉輪王”這邊的“天刀”譚正,“猴王”李彥鋒外,又有“平等王”那邊的金勇笙、單立夫,“高天王”麾下的果勝天以及眾多好手,極有面子。 而在公平黨以外,這一天在金樓宴請各方的,還有肩負了使命而來的戴夢微使節團。這使團的領頭者叫做呂仲明,乃是戴夢微最信任的一名弟子,其麾下幾名副使“無鋒劍”衛何、“花拳王”陳變、“斷魂槍”丘長英等,都是過去名震一方的俠客。 這使團入城后便開始兜售戴夢微有關“中華武術會”的想法,雖然私底下難免遭遇一些冷嘲熱諷,但戴夢微一方承諾讓大家看完汴梁大戰的結果后再做決定,倒是顯得頗為大氣。 這其實已經類似于后世宣傳時的饑餓營銷,戴夢微拋出的“中華武術會”一時間并不兌現,也并不要求眾人立刻下注。但與此對應,只要參與其中,立刻便是花花轎子人抬人的局面。 此刻詛咒發誓,先揚了名,異日里若戴夢微攻不下汴梁,那當然承諾作廢,這邊的參與者也不會有任何損失。可若是戴夢微真將汴梁拿下,此時的承諾便能帶來好處,對于眼下身處江寧的好事者而言,委實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買賣。 在此之外,若是偶爾遭到部分人對戴夢微“賣國求榮”的指責,作為戴夢微弟子的呂仲明則引經據典,開始講述有關華夏軍重開道路的危險。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若是華夏軍折騰五十年沒有結果,整個天下豈不得在混亂里多殺五十年——對于這個道理,戴夢微治下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理論支撐,而呂仲明雄辯滔滔,慷慨激昂,再加上他的文人氣度、儀表堂堂,許多人在聽完之后,竟也不免為之點頭。覺得以華夏軍的激進,將來調不了頭,還真是有這樣的風險。 如此這般,戴夢微拋出個空頭支票,一時間便在江寧城內卷起了偌大的聲勢。一眾好事的武者們沖在前頭,紛紛表示若戴公異日能復舊京,眾人必定前去相賀,而這樣捆綁式的輿論氛圍又更加有效地宣傳了戴夢微的思想。呂仲明每隔兩日便在城內宴請賓客,恰到好處地引導這般輿論持續發酵,也實在稱得上是可圈可點的操盤行為。 他這一日包下金樓的一層,宴請的人物當中,又有劉光世那邊派出的使團成員——劉光世這邊派出的正使名叫古安河,與呂仲明早就是熟識,而古安河之下的副使則恰是今日參加樓上宴席的“猴王”李彥鋒——如此,一邊是公平黨內部各大勢力的代表,另一邊則都是外來使節中的重要人物,雙方上上下下的一番勾兌,當下將整個金樓包圓,又在樓下前庭里設下桌椅,廣納八方豪杰,一時間在整個金樓范圍內,開起了英雄大會。 自竹記在說書中推廣武俠小說以來,這十余年里,天下綠林豪杰們最喜歡的便是這“英雄大會”。最近月余時日在江寧城,大大小小的聚會層出不窮,小到三五好友的路旁偶遇,大到一群綠林人在客棧大堂里的論辯,無不要冠上些英雄的名頭。 眾人說一說北拳南傳、學藝救國,又或是在空地上擺開陣勢,切磋一番,只要稍有些樣子的,便要在與會者口中傳為一番“佳話”。 到得這一晚,江寧城內除五大王級別外,次一等的實權人物在金樓幾乎到了小半,委實稱得上群英薈萃。消息傳出后,走在附近的英雄好漢、有識之士們皆來拜會、參與,而“轉輪王”、呂仲明等各方又派出人物在門口守衛。若遇上慕名而來的江湖人,便搭一搭手,報出名號,若遇上頗有名氣的文士,只要有認得的,便也報出大名,相迎而入。 如此這般,隨著一聲聲包含厲害外號、來歷的唱名之聲響起,這金樓一層以及外頭庭院間新增的席面也漸漸被各路英豪坐滿。 觥籌交錯間,有比較會來事、會說話的英雄或是文士出面,或者說一說對“公平黨”的尊重,對孟著桃等人的仰慕,又或者大聲地抒發一陣對國仇家恨的認知,再或者恭維一番戴夢微、劉光世等人。眾人的連聲應和之際,孟著桃、陳爵方等人得了面子,呂仲明兜售戴夢微的理念,有了成績,各路英雄打了秋風,委實是一片賓主盡歡、和樂融融的場面。 當然,既然是英雄大會,那便不能少了武藝上的比斗與切磋。這座金樓最初由寧毅設計而成,大大的庭院當中排水、美化做得極好,院子由大的青石板以及小的卵石點綴鋪就,雖然連日秋雨延綿,外頭的道路早已泥濘不堪,這邊的庭院倒并沒有變成滿是泥水的境地,偶爾便有自信的武者下場打斗一番。 此時若是遇上藝業不錯,打得漂亮的,陳爵方、孟著桃等人便大手一揮,邀其上樓共飲。這武者也算是因此交上了一份投名狀,樓上一眾高手點評,助其成名,隨后當然少不得一番拉攏,比起在城內辛苦地過擂臺,這樣的上升途徑,便又要方便一些。 “鄙人,河東游明明,江湖人送匪號,亂世狂刀,兄臺可聽過我的名字么?” 在周圍道路上探查了一陣,眼見金樓之中已經進了不少三教九流之人,游鴻卓方才過去報名入內。守在門口的也算是大光明教中藝業不錯的高手,雙方稍一搭手,比拼角力間不相伯仲,當下便是滿臉笑容,給他指了個地方,隨后又讓人大聲唱喏。 “河東路!亂世狂刀游明明——游大俠到!” 這年月的大俠名字都不如書中那么講究,因此雖然“亂世狂刀”叫做游明明,一時間倒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頂多是二樓上有人向“天刀”譚正相詢: “譚公當年威震河朔,正是以刀道稱雄,對于這‘亂世狂刀’,可有印象么?” 譚正便只是搖頭笑笑:“名頭中既有亂世二字,想必是成名不久的年輕英雄,老夫不曾聽過,卻是孤陋寡聞了。不過這些年河北河東戰亂連年,能在那邊殺出來的,必有驚人本領,不容小覷。” 他如今也是一方諸侯、刀道宿老,深諳花花轎子人抬人的道理,對于并不認識的年輕一輩,給的評價大都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