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一章 縱橫-《贅婿寧毅蘇檀兒》
第(1/3)頁
月亮已圓了好些時日,照亮六月中旬的平凡夜色。燈火稀疏的安康城邊,漢水靜靜地流淌,岸邊田里的稻子收了一半,駐扎在旁邊的軍營中,火光與人影都顯得渺小。
縱然戰(zhàn)爭的陰影在即,但遠遠看去,這平凡的天下與蒼生,也不過是又過了尋常的一日。
白日里人聲喧囂的安康城此時在半宵禁的狀態(tài)下安靜了不少,但六月暑熱未散,城市大部分地方充斥的,仍舊是或多或少的魚腥味。
戌時,城池西面一處老宅當中燈火已經(jīng)亮起來,仆人開了會客廳的窗戶,讓入夜后的風稍稍流動。過得一陣,老人進入廳堂,與客人會面,點了一小節(jié)熏香。
“……貴客到訪,下人不知輕重,失了禮數(shù)了……”
“……我來到安康已有十數(shù)日,特意隱藏身份,倒與旁人無干……”
“……東北邊大戰(zhàn)在即,你我雙方是敵非友,將軍來此,不怕被抓么……”
“……兩軍交戰(zhàn)不斬來使,戴公乃儒家泰斗,我想,多半是講規(guī)矩的……”
“……將軍對儒家有些誤解,自董仲舒罷黜百家后,所謂儒學,皆是外圓內(nèi)方、儒皮法骨,似我這等老東西,想要不講道理,都是有辦法的。譬如兩軍交戰(zhàn)雖不斬來使,卻沒說不斬探子啊……”
“……戴公坦誠,令人欽佩……”
“……將軍孤身犯險,必有大事,你我既處暗室,談事情即可,不必太多彎彎道道。”
晃動的燈火照亮房間里的景象,交談雙方語氣都顯得平靜而坦然。其中一方年紀大的,便是如今被稱為今之圣賢的戴夢微,而在另外一邊,與他談事情的中年人容貌精干,一身江湖人的短打,卻是過去隸屬于華夏軍,如今跟隨鄒旭在洛陽領兵的一員心腹大將,名叫丁嵩南的。理論上來說,前線的游說已經(jīng)開始,他應該北面前線坐鎮(zhèn),卻不料此時竟出現(xiàn)在了安康這樣的“敵后”城市。
過去曾為華夏軍的軍官,此時孤身犯險,面對著戴夢微,這丁嵩南的臉上倒也沒有太多波瀾,他拿著茶杯,道:“丁某此來安康,圖謀的事情倒也簡單,是代表鄒帥,來與戴公談談合作。或者至少……探一探戴公的想法。”
這話說得直接,戴夢微的眼睛瞇了瞇:“聽說……鄒帥去了晉地,與那位女相,談合作去了?”
“兩手準備嘛。寧先生過去時常告訴我們,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xié)求和平則和平亡,戴公與劉公等人興沖沖的要打上來,我們不能沒有對策,鄒帥是去晉地買武器了,臨走時托我來戴公這邊,說您或許可以談談,可以結盟。我在這里看了十余日,戴公能將一堆爛攤子收拾到今天的地步,確實不愧今之圣賢。”
“圣賢之說只是無稽之談。”戴夢微擺了擺手,“只是既然能夠兩手準備,我又怎知你們不是做了三手四手準備呢,一邊跟晉地那位做交易,一邊來見老夫,再派人去見劉帥甚至其他人,大戰(zhàn)未起,我方三心二意,只能不戰(zhàn)自敗,也是一番好謀算啊。”
對于戴夢微的說法,丁嵩南點了點頭,沉默了片刻:“鄒帥與我等雖然叛出了華夏軍,可從過去到今天,始終知道做事的人是個什么樣子。劉公不足與謀,從頭到尾,不過是個和稀泥的,但戴公心有大志,尤其對我方而言,戴公這邊,可以補足鄒帥這里的一塊短板,是所謂的強強聯(lián)合、優(yōu)勢互補。”
戴夢微喝了口茶:“哪一塊?”
“戴公所持的學問,能讓我方軍隊知道為何而戰(zhàn)。”
“……這是鄒旭所想?”
丁嵩南點了點頭。
“世人……或者說似劉公等人,皆盯著自己面前的一畝三分地,至多不過抬抬頭,看看前方的三五步。劉公欲取汴梁,說得天花亂墜,只是為自己將來投降也好、歸順也罷,求個退路。但戴公不同,自揭竿搖旗開始,戴公就心知肚明未來的大敵是誰,此事于我、于鄒帥也是一樣,自叛出開始,我等便時時輾轉反側、晝夜難眠……”
“……那為何還要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丰市|
南靖县|
凤庆县|
雅江县|
泰来县|
长沙市|
文化|
荥阳市|
中超|
平泉县|
郎溪县|
通许县|
保康县|
临桂县|
卓尼县|
临夏县|
景泰县|
宣化县|
怀仁县|
外汇|
铜陵市|
兴国县|
扶余县|
白城市|
澄城县|
仪陇县|
定南县|
莎车县|
盐亭县|
高青县|
峨边|
仪陇县|
阳城县|
项城市|
柳林县|
迁安市|
揭西县|
吴旗县|
宁德市|
永平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