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啟稟陛下,梁理宋衛四內藩,和天竺六國外藩的朝貢使,今日已經全部到齊了。”侍衛楊栝進殿稟報,“禮部請旨,是否宴請他們?” 四家內藩諸侯朝貢使,以及天竺六國外藩朝貢使,都是來京參加元旦大朝的。按照宗藩制度,十國每年一朝,必須在元旦大朝前趕到長安。 李洛道:“準禮部宴請。不過,內藩是大唐諸侯,以諸侯之禮宴請,彰顯諸夏一體。至于天竺六國么,他們是外藩,不是諸夏,就以外臣之禮宴請。以示內外有別,親疏有別。” “遵旨!” 楊栝退下后,崔秀寧笑道:“這可是第一次啊,元旦大朝十國使臣全部來朝,我們多少有些面子了。” 李洛露出古怪的笑容,“唉,我們滅的國家太多了。這十國有點少啊。” 崔秀寧道:“等到幾十年后,封藩北殷洲和洋洲,又能多出一堆親藩諸侯國,到那時就真的熱鬧了。” 大唐一定會封藩后世的北美和澳洲的。按照兩人的設計,將來北美的印第安人,會被逼到南美。而北美將會分封十幾個諸侯國。 澳洲將會分封五六個諸侯國。 大唐的李氏親藩諸侯,將會達到二十個以上。 到那時,親藩,內藩,外藩加起來就有幾十個啊。 那場面,想想都美得冒泡。 分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后世的北美和澳洲,必須要風裂,絕對不能統一。就算是李氏親藩諸侯,也不允許出現大國,威脅到大唐本土。 華夏正統本位,始終在中原,絕對不能轉移到北美。舊大陸始終要主導新大陸。 “等到律兒他們年過三十,等到征兒有了一群兒子,就開始分封親藩。每家送一百萬人口,十萬奴隸,一萬兵馬,一千工匠作為資本。”李洛說道,“能不能在海外站穩腳跟,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崔秀寧道:“親藩諸侯大概能封二十個。我們有四個兒子,到時起碼能生下二三十個孫子,足夠了。不過,算起來怎么也要二十多年后才能開始分封。” “四十年后,本土要輸送兩千多萬人口去海外,還必須是漢人。所以漢人的數量要想辦法提升了。” 李洛問:“漢人現在大概有一億。目前的人口增長率是多少?” 崔秀寧想了想,“去年的統計是千分之五。” 千分之五? 李洛皺眉,“這個數據是不是太低了些?百姓這幾年日子好過了很多,大唐的醫療衛生也提升了不少,怎么只有千分之五?” 崔秀寧苦笑道:“已經很不錯了。就是千分之五,一百多年下來,人口也能翻番了。你要知道,古代人均壽命低,嬰兒夭折率也高,糧食危機高發,能有千分之五已經不錯了。” 李洛算道:“那么四十年內,漢人也就能增加三千萬。嗯,夠了。” 他也知道,千分之五的人口增長率,在古代真的不低。 明初人口六千多萬,增長到明末一億五千多萬,足足花了兩百幾十年時間。而且這兩百多年基本上都是太平盛世。 這么算,明朝的人口增長率平均只有千分之二。 西漢人口增長很快,平均增長率也不到千分之五。 不過李洛相信,隨著大唐醫衛水平的提高,以及農業的進步,人口增長率還會提升的。 五百年后,本土漢人增長到十億應該沒有壓力。 到那時,漢人的人口將保持絕對的數量優勢。 李洛又問了一個問題,“南洋和恒北土著的人口增長率呢?” 崔秀寧搖頭,“我就知道你會問到這個問題。放心吧,土著們的人口增長率,是負數。” 李洛露出笑容,“可不能屠殺啊,咱們講究武德的,可不能干這種事。我是圣天子嘛。” 女人捏住粉拳捶過來,“為啥負增長你心里沒數啊。” 說到這里,她也忍不住“嗤嗤”笑起來,“哎,你說我們這么干,會不會遭雷劈啊。” 土著人口為何負增長? 雖然唐廷沒有下令屠殺,可土著們的日子,卻委實不好過。 首先,很多土著青壯因為“反唐”被罰為奴隸,被唐軍帶到本土,參加一個接一個的大型工程。 這些年,大唐本土修建了很多大型工程。要是換在其他朝代,可能已經因為濫用民力而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了。 可大唐卻仍然蒸蒸日上,完全承受的起,全無一絲農民起義的可能。 為何? 這不光是大唐屢次大發戰爭橫財,更是因為大唐擁有兩三百萬官奴! 這么多官奴,只有兩成是戰俘和國內的反唐分子,其余八成是來自本土以外的土著。 是數量巨大的奴隸,承擔了大唐百姓多半的勞役負擔。這才能沒有壓力的修建舉世無上的長安城和洛陽西苑,遍布各地的道廟,上馬規模宏大的環境綠治項目,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水利大工程,開發上百個大礦山。 唐廷的工程量,其實早就超過了隋煬帝。 沒有兩三百萬奴隸,成嗎? 而奴隸們因為繁重的勞役,減員數量也很大。 至于沒有成為奴隸的土著,卻因為比較沉重的賦稅和勞役而生活艱難。唐廷的醫師,也對土著的疾病敷衍了事。土著女子也大量流失,導致很多土著青壯沒有妻子。 而當土著反叛,立刻就被駐屯軍鎮壓抓獲為奴。 在這種情況下,土著人口怎么可能不負增長? 崔秀寧道:“照這么下去,土著人口三十年內要減少一半。這雖然是好事,但也是壞事,因為到時奴隸的來源就少了。甚至到時沒有奴隸可用。” “幾十年之后的事,就不是我們能管的了。”李洛渾不在意,“大不了,到時去販賣白奴黑奴?” 什么? 崔秀寧想都不想的拒絕:“你不會是開玩笑吧?絕對不行!把黑奴販到大唐,那大唐就有黑人存在了。幾百年后,黑人越來越多,就像后世的丑國。那可是天大的麻煩。難道到時還能把他們全部弄死么?” “我開玩笑的。”李洛馬上改口,“我們不能開這個口子。東方是東方人種的天下,黑白兩道都不許來,就是來當奴隸都不行。” 崔秀寧眼睛一瞇,“你這么一說,倒是提醒我一件事。就是世界地圖各洲的名稱問題。” 李洛點頭:“對!后世不能再歐洲亞洲的,這個名稱,我們要先定下來,成為標準。我想想,嗯…” 崔秀寧知道男人最喜歡改名,也懶得和他爭奪命名權。 大唐天子認認真真的思索了一會兒,方才說道: “首先,北殷洲,南殷洲,洋洲,這三個地方已經定下來了。南極洲,也可以照搬著用。北極洲么,就改為北海洲,作為大唐北海。” “非洲,就成為烏洲…” 什么? 烏洲? 崔秀寧忍俊不禁,這算什么啊?不過,這個烏洲,倒也貼切的很。不要黑州,已經算是李洛客氣了吧? “再就是歐洲和亞洲了。歐洲就叫亞洲,亞洲就叫中洲。哼,這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這操作真是太騷了。歐洲被改成亞洲,連西洲都不愿意給。而亞洲被改成中洲。 后世西方人以歐洲中心論作為世界地理觀,把人口最多,文明最悠久的東方貶稱為亞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