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97、898節 唐軍重騎,出擊!-《葬元》


    第(1/3)頁

    第一批渡過黃河的百姓,都是黃河沿線的漢人。僅僅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河北、魯北、河東這三地,就有近百萬人渡過黃河。

    等到他們渡過黃河,頓時都呆住了。

    黃河南岸都處都是兵馬,可謂嚴陣以待。可與此同時,也到處都是巨大的橫幅,寫著:歡迎歸唐。

    除此之外,就是人氣騰騰的粥棚。從各地緊急調集的民兵和警士,此時不但要負責位置秩序,還要負責施粥。

    后方,一車車的米糧、衣物、木柴,正流水般運來,絡繹不絕。

    黃河沿線的州郡官府,郡守和縣令這些主官全部親自到場。準備接受流民。

    不知道多少憲兵和侍衛,騎馬在南岸巡視,監督檢查流民接納情況。

    “大唐在歡迎俺們!走,快走啊!”極少數識字的人立刻大聲喊道。

    “大唐萬歲!”

    “官家萬歲啊!”

    流民們一顆忐忑的心頓時落下,人人激動萬分,熱淚盈眶。

    見到他們靠近,民兵和警士們立刻下堤,引導流民上岸。

    流民都不傻,見狀哪里不知道大唐早就做好了接納他們的準備?不知道多少人感動的當場哭泣。

    人比人得死,這朝廷比朝廷,何嘗不是如此?

    早就聽說大唐圣人仁慈愛民,這是真的啊!

    “到大唐了!到大唐了!”

    “爹,娘!俺們到了,到大唐了啊!”

    此時,渡河的百姓見到迎接的大唐軍民,不禁淚灑衣襟,如同受到欺負的孩子遇見父母。很多人甚至嚎啕大哭。直到此時,他們才徹底踏實了。

    南下,果然是他們唯一的活路。大唐沒有拋棄他們,圣天子仍然記得他們也是漢人。

    一時間,千里黃河哭聲震天。

    迎接的大唐軍民官員,見狀也都不勝唏噓。

    接著,流民通過岸上臨時設置的通道上岸,每通過一人,就立刻報出籍貫,然后送到對口的官員那里。

    岸上后方,成為一個巨大的流民集散地。

    人流井然有序的上岸,一伙一伙的在后方集合,喝了粥就被歸入對口的郡縣,由民兵負責帶走。

    等到了縣中,在分發各鄉各村,安排在早就騰出的屋子。

    一切都如同后世的賑災流水作業,有條不紊。

    唐廷的高效率,此時體現的淋漓盡致。

    流民一上岸,就通過流程被安排運轉,直到送到最后落戶的村。人一來到村,立刻落戶,鄉村公所同時就來登記臨時戶口。

    當然,為了統籌安排,越近的流民,安排的越往南。越遠的流民,安排的位置越靠近黃河。

    第一天人數最多,達到上百萬人,第二天開始,人數就降到五六十萬,第三天,降到四五十萬。

    三天時間,關中、河南、齊魯三地,兩千里黃河線上,接納的流民達到兩百萬人!

    唐廷動員起來接納流民的軍民官吏,超過百萬!

    皇權下鄉,掌控基層的威力,再一次體現出來。這個時代,也只有唐廷有能力辦這件大事。

    而北岸的元軍,見到唐軍并沒有阻止流民過河,不禁都是放心了。

    此舉目的之一,乃是耗空南唐國力。南唐既然捏著鼻子接納流民,那大汗也沒有白費心一場。

    不得不說,河朔漢人的雪季大南遷,充分體現了漢人的風貌。或許他們面對胡人的反抗不足,可是面對自然和困境,他們的堅韌頑強就彰顯無余。

    他們以家族和村社為單位,報團取暖,相互幫助。就是僅有的糧食、物資、車馬,也由族長和村老分配,竟然能在南遷中安排的有條不紊。

    趕路途中,會輪流分派人手在沿途負責尋找夜宿之地,生火取暖。為了便于趕路,他們還沿著被前面百姓踩的結實無比的路面前行,免去了在齊膝積雪中跋涉之苦。

    似乎又回到五六千年前,華夏先民在部落首領的率領下,隨河流四處遷移的時代。

    這一幕,連元軍也意料不到。

    元軍原本以為,如此冰天雪地,漢人倉促南遷,必定亂成一團,相互搶劫,凍死餓死很多人。

    誰知,完全不是這么回事。流民每一伙都有主心骨,甚至伙與伙之間要么合流,要么結成聯盟。

    短短幾天下來,流民隊伍就秩序井然。倘若有人乘機作奸犯科,族長就舉著攜帶的祖宗牌位,就在路上開族會,家法族規處置。

    這一切,甚至讓蒙古鐵騎也不禁肅然起敬。

    漢人,終究不好惹。

    井然的秩序和合理的安排,加上元廷發達的驛道體系,使得流民能夠以每日七八十里的速度南下,凌而不亂。

    哪怕是幽云地區的漢人,半個月內也能過黃河。

    而此時的雍州隴右,再次爆發了大戰。

    甘涼元軍主力,趁著幾十萬甘肅漢人渡河之機,終于集中十幾萬大軍,從蘭州對唐軍發起了進攻。

    隴右唐軍雖然提前好幾天接到特務的情報,做好了相應準備,可只有五萬守軍,根本無法在黃河防線上攔截以流民為肉盾渡河的元軍甘涼重兵集團。

    這種情況下,就算唐軍愿意射殺流民,阻止其過河,也無濟于事。因為流民實在太多,只會成為元軍的盾牌,消耗唐軍的火藥、羽箭、體力。

    而流民在十幾萬元軍的驅逐下,也很難往回逃。

    幸好,黃河雖然冰很厚,可是元軍以騎兵為主,數量又多,不敢集中渡江,不然共振之下,那必定會使得冰面破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