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洛笑道:“我們比朱元璋強多了。朱元璋給一品官的俸祿是每年87石糧食,太摳了,能怪官員貪污?我們的一品官,是一萬銀元!” 崔秀寧也道:“高薪未必養廉,但低薪一定致貪。朱元璋定的俸祿,實在太低了。” ………… 第二天,皇帝一道旨意頒布天下,是關于宗室貴族官員待遇,以及納妾的規定。 平民本來就不能納妾,能娶妻就不是每個男人能做到的,別說納妾了。 圣旨說的明白。天子說天下男多女少,民間娶妻不易。是以約束納妾……以讓民間少無家室之男。 在百姓眼中,這就是圣君所為啊!越是對私自納妾的刑法嚴酷,就越是圣君所為。 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當年趙宋時期大戶人家納妾成風,但多財貨田土之人,無不爭相納妾,以至于“妻妾成群,尚無厭足,以多寡相競也”。 意思是,有錢有勢的人,都是妻妾成群,相互之間以納妾數量競爭,攀比成風。這讓小民娶妻更難。 可趙官家雖然下詔禁止富人違制納妾,卻不疼不癢,沒有嚴刑峻法懲治,根本無濟于事。相比之下,當今圣上就圣明多了。 私自納妾超過一人就要坐牢,超過十人就是謀反! 而唐廷官員們,絕大多數都是貧寒出身,現在做官沒多久,普遍比較年輕,還沒有到享樂的地步,很多人還沒有成家,正妻尚無,哪里顧得上納妾? 而且陛下鼓勵不納妾,自己也不納妃,以為天下表率。天子自己都這么做,臣子還做不到么? 所以這道圣旨也就沒有引起多大水花。但對后世卻有很大影響。 但是,圣天子規定后世之君終身只能有十八命婦,說是怕后世之君耽于享樂,這番舉動還是讓臣民們感動。 最郁悶的,就是那些想納妾的富商和沒有唐臣身份的士紳。 他們有錢,有能力養一大堆女人,可是一道圣旨下來,他們就不能了。 甚至,暗中私自納妾,一旦被舉報,就完了! 圣旨中還說,妾室有繼承遺產的權力,妾室的子女,也能參與劃分遺產。這還得了?如此一來,他們納妾多了,死后不就大家變小家,那還能成為大戶么? 這是釜底抽薪的毒計啊。 洪武啊洪武,你真是個暴君。 這些人,恨李洛,恨唐廷! 雖說絕大多數百姓的民心在李洛這,可仍然有這一小撮人恨李洛入骨。 唐廷的均田令,改土歸流,鄉村公所,糧食專賣,禁制高利貸等政策,斷了他們的財路,滅了他們的勢力。 可是,他們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沒有! 唐廷冷酷,用嚴刑峻法告訴他們:反抗朝廷,就得死。 可是,暗中的反唐運動,還是慢慢的醞釀起來,并且開始合流。李洛這次的詔書,加速了反唐勢力合流的速度。 漸漸的,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反唐勢力的口號也出來了:反唐復宋。 “老師,這是他們的口號,反唐復宋。”龍章宮內,李織將一份情報交給崔秀寧。 “各地亂黨的口號并不一樣,有反唐復元的,有反唐復梁的,還有砍李栽秧的,不過勢力最大的,就是反唐復宋。” 崔秀寧看完情報,嘴角不由彎成一個好看的弧度。 呵呵,這些人,有點意思啊。 還不死心呢? 好的很。 “特察局的應對呢?”崔秀寧淡淡問道。 李織道:“稟老師,特察局的應對是,放長線,不是釣大魚,是養大魚。讓他們折騰,到時候再一網打盡,將亂黨全部挖出來,斬盡殺絕。相關的臥底,已經都布置下去了。” 崔秀寧毫不奇怪,這就是特察局的風格。 “那就按照你們的法子辦吧。不過要記住,特察局內部的紀律!” “諾!”李織神色一肅,“老師,憲兵司的意思,卻是盡快逮捕,免得給那些亂黨做大的機會,學生怕憲兵司會打草驚蛇啊。” 憲兵司其實也算一個特務機關,但沒有特察局專業,相對特察局更側重于偵緝和治安。司憲將軍丁戈,也是軍中將領出身,沒有特察局這么“陰險”。 崔秀寧瞟了李織一眼,“你們做好你們的事。憲兵那里我會下令讓他們配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