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媽蛋!”崔秀寧瞪大眼睛,臉上掛著大大的問號,“三十六個嬪妃?不太多了嗎?皇帝三十六個嬪妃,那么多老婆兒女分散精力,還有心思治國?” 李洛兩手一攤,“不是三十六個嬪妃,是連他什么才人啊,美人啊,答應(yīng)的,加起來最多三十六個啊。” “那也不行,太多了。”崔秀寧搖頭,“征兒幾十個老婆,會受到多大影響?你當?shù)恍奶郏耶攱尩倪€心疼呢。” “我去。”李洛故意笑道,“他爹苦一場,還不能讓我兒子多娶一些補回來?” “媽蛋…”女人一聽頓時不依不饒的撲上去,和男人扭在一起,“姐一顆好白菜被你拱了,你還不樂意了是吧,受委屈了你…”一邊嗤嗤的笑。 男人抓住她的手,“別撓別撓,朕怕這個。好吧,那就十八個?古代皇帝禮制可是八十一命婦啊!” 女人理理云鬢,“十八個足夠多了。不過,還必須是一輩子最多只能有十八個命婦,無論等級高等級低加一起算。后世之君,只能少不能超,要寫在法律中。君主在性字上面沒有約束,消極影響實在太大了。” “親王一生,妾最多累積八個,郡王最多六個,公侯最多四個,伯爵三個,子爵男爵兩個,龍禁尉和云騎尉一個,要是一個云騎尉娶的妻妾兩人都死了,又有兒子在,那對不起,他沒老婆了,不能再娶。” “官員一樣? 一品累積納妾最多四個…六品七品一個。七品以下官員? 沒有!一樣,要是妻妾都死了? 又有兒子在? 同樣不能再娶,必須打光棍。除非升官升爵? 增加一個名額后才能再娶。” 崔秀寧不知道的是,歷朝歷代? 平民本來就不能納妾? 并不算大唐新政。 李洛驚訝道:“數(shù)目沒問題,可卻是累計之數(shù)。那一旦誰的妻妾都死了,就要打光棍?是不是虧待?” “狠?”崔秀寧冷笑,“陛下? 你知道大唐的男女比例嗎?是150比100左右啊? 比后世的100比120還要高的多!后世婚戀市場的情況你不知道?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男人,都找不到媳婦兒了。現(xiàn)在更嚴重!“ ”很多人都說后世女人各種女拳,都沒說到點子上。真正的原因就是比例失調(diào),男多女少,女人經(jīng)濟又獨立了。” “我怕你心焦? 沒有告訴你這個皇帝,天下到底多少男人沒老婆!那個數(shù)據(jù)會讓你害怕。都這樣了? 還不狠?那么多底層男子沒老婆娶,憑什么官員就能隨心所欲的三妻四妾?” “我知道你心疼你的功臣? 怕他們說皇帝不厚道,可封建官員真心不值得同情。我們骨子里永遠也不能真正把他們當成自己人? 真正的自己人? 只有我和你。” “要是不這么干。那一個官員納妾名額滿了? 又想再納新,會不會讓妾無疾而亡?在這個時代,謀殺一個人真的太簡單,又太難取證。歷史上有不少為了扶妾上位,害死正妻的。要不加上這個限制,就會讓不少人為了納新人,害舊人。” “如果一個官員妻妾都死了,那活該他打光棍。而且,我說的是有兒子的情況下不可再娶,沒有兒子還是可以的。他總不能連自己的兒子一起害死吧?” 李洛苦笑,“你這是以最壞的可能揣度人心啊。” 崔秀寧道:“一個法令是好是壞不能觀看表面。你這個法令明面上約束了官員納妾,可卻誘導(dǎo)了他們的殺人動機!或者,誘導(dǎo)他們處理‘麻煩’的動機。” “比如,有社會需求,就會產(chǎn)生一個黑色的產(chǎn)業(yè),專門幫官員處理玩膩了的妾室,辦法很多的,隨便搞個偷漢子,‘羞愧自盡’,或者‘私奔消失’等等。所以,這個數(shù)字必須是終身累計。” 李洛點頭,“那就是終身累計吧。還有,納妾數(shù)量和官員考評結(jié)合起來,把納妾名額全部用滿的官員,不能給優(yōu)評。同等條件下,沒有納妾的官員優(yōu)先敘用。” “只有沒有納妾的官員,才能封三公,三孤,三師,三少。不然,你就是當了一代名相,也別指望得到太師太傅這些頭銜退休。武官也一樣,納妾的,當?shù)教疽矂e想得到太保少保。” “納妾還要讓道家理教管起來,把納妾和好色、陰陽不濟掛鉤,別借口什么傳宗接代,國家不需要生那么多官二代,寧愿多生農(nóng)民工匠。” “另外,妾同樣要婚姻登記,國家同樣要承認。私自納妾的,就以逾制論處,罷官奪職坐牢,革除文士武士理士道士等身份。私自包養(yǎng)女子超過十人的,以謀反論處!” 崔西寧神色有些古怪,“怎么又是謀反?”剛才還是她狠,可現(xiàn)在李洛卻更狠。 “怎么不是謀反?”李洛道,“大唐不會抑制商業(yè),將來會誕生很多民間富人,可男女比例幾十年內(nèi)難以徹底改善。那些富人大量私養(yǎng)婚姻外女人,社會矛盾會更加激化。就會激發(fā)單身漢造反,宋朝的‘光棍革命’就會重演。” “所以,私自保養(yǎng)女子者超過十人,就是在促使謀反,要判處極刑。私自保養(yǎng)一個,就是逾制!” 崔秀寧想了想,“那樣,會不會使得栽贓誣告盛行?隨便找一群女子來指認,說對方包養(yǎng)他們,那就能害的別人家破人亡啊。” “栽贓誣告盛行?”李洛冷笑,“自古以來,從未聽過因嚴苛亡國的,就是法家之秦,也不是真因為嚴刑峻法亡國,因為寬縱亡國的倒是比比皆是。你告訴我,古往今來,哪個國家是因為嚴刑峻法亡國的?” 崔秀寧想了想,還真想不起來因為嚴刑峻法亡國的。 李洛道:“誣告肯定有很多破綻,而且誣告別人謀反一旦查實,也是死路一條,協(xié)助誣告的女子,也要死。誣告別人謀反這么大的風險,多少人敢冒?” “現(xiàn)在就需要矯枉過正!就需要嚴刑峻法!后世歐美,動不動就觸發(fā)法律,也沒見別人亡國。” “我李洛不怕被官員富人罵,既然做了皇帝,就只能優(yōu)先照顧底層百姓的利益。后世官員富人的死活,關(guān)我屁事。我寧愿他們罵我?guī)装倌辏膊幌敫嗟陌傩杖⒉坏嚼掀牛 ? “哼,沒有不滅亡的王朝。但歷史會給我李洛一個公證的評價!起碼我不是個昏君!” 崔秀寧趕緊說道:“好啦好啦,你不是昏君。那就這樣吧,這事就揭過。再說其他的。” 李洛翻過了納妾的一頁,“還有就是宗室待遇還沒定。你看,宗室待遇在物質(zhì)上,無非是府邸,封田,俸祿。” “我是這么想的,所有爵位廢除食邑待遇,全部改為工資和田產(chǎn)。親王封田三萬畝,年俸三萬元;郡王兩萬畝,俸祿兩萬元;國公是田和俸祿都是一萬二;每降一等減少一千。到最低的云騎尉,就是一千畝田,一千塊銀元。” “親王家族降級到郡王,就要減少一萬畝田。以此類推。始終控制國家在貴族宗室上面的支出。公主兩萬,郡主一萬二,郡君六千,縣主三千,縣君兩千,鄉(xiāng)主一千,鄉(xiāng)君八百,亭主五百,亭君三百。” “官員工資這么定:一品一萬元,從一品八千,正二品六千,從二品五千,正三品三千……正七品五百…從十品十二元。” 崔秀寧一邊聽李洛說,一邊對著名單統(tǒng)計表算賬,很快就算出來結(jié)果:“爵位俸祿開支,目前每年九十七萬元,不到一百萬。加上李沅和楊漢明的俸祿,剛好一百萬。” “官員的俸祿,按照新規(guī)定,大概要支出一千一百多萬元。嗯,很不錯了。我覺得這個工資水平很合理。” “加上軍費,所有開支總共是三千六百多萬銀元,超過目前國庫總收入了。我們太偉大了,那私房錢貼補國家。不過,到明年,國庫收入最少翻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