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今晚,他想抽一支。 因為,接下來的敵人太強大了,這一戰也太重要了。 輸了,他的王圖霸業,恢復中原的夢想就會破滅,甚至兵敗身死。贏了,他的夢想將會實現。 李洛深吸一口氣,平復自己潮水般的心情,“啪”的一聲打燃了火機。 這火機就是好啊,這么久不用,也能一下子打燃。 李洛點燃香煙,貪婪的吸了一口,有些陳舊的煙氣頓時把這男人嗆到了。 “咳咳…”李洛一邊咳一邊笑。 煙老了,又長時間不抽,有點頂不住啊。 李洛穿著一身盔甲抽著黃鶴樓,似乎又回到當年當雅盜時的日子。 那時,他覺得自己像一只舒適愜意的、而又提心吊膽老鼠,游走在光明和黑暗之中。 李洛在煙霧中追憶了一些恍惚如夢的往事,那些人和事似乎隨著煙絲慢慢化為灰燼,變得更加漫漶虛幻。 后世仍然讓他感到真實的人,唯有…秀寧。 男人有點不舍的掐滅無法再抽的煙頭,揉碎。然后,他拿起紙筆,寫到:“親愛的秀寧警官,見信如面…” 凡事都有萬一,別說事關生死存亡的決戰了。他必須要做出一些安排,給愛妻一個交代。 萬一他兵敗身死,這就是遺書。 ………… 臘月二十五,酃縣守衛戰已經進行了五天,更遠的寶慶保衛戰已經進行了四天。 兩個地方打的熱火朝天,元軍卻仍然沒有攻下攻克城池。 正在局部戰場戰局膠著之際,忽然駐扎在各城池關隘的聯軍,卻全部半夜出動,目標都是駐扎在祁陽的也先帖木兒所部。 與此同時,李洛親率衡州城大軍,直撲祁陽! 就連駐扎在衡山大營的朱頷,也率領三萬大軍星夜南下! 陳淑楨、楊序、蕭北、楊青雀、都烈、虎古等各路方面大將的兵馬,紛紛向李洛靠攏,如同眾溪流匯集,唐軍、梁軍、宋軍共三十萬大軍,迅速合流! 緊接著,兩萬聯軍占據越城關,掐斷寶慶元軍的回援之路。另兩萬聯軍占據駝山,掐斷酃縣元軍的回援之路。 而駐扎在常寧的兩萬聯軍,則是直接撲瀟賀古道的莫邪關,扼守了元軍退入永州的后路。 一切有條不紊,按照計劃順利推進。 為了讓笨重的十斤彈大炮快速移動,李洛動用了唐軍僅有的一些大象,用大象拉著大炮奔馳。 這都是早就準備好的。唐軍本來就擅長急行軍,又是聯軍主力,所以聯軍一夜之間行軍近百里,堪稱神速。 驕狂的也先帖木兒萬萬沒想到,沒了火藥畏懼大元鐵騎的敵軍,竟突然傾巢而出,主動決戰! 等到他反應過來,三十萬聯軍已經迅速合兵一處向他撲來,距離不到四十里。 事實上,近四十萬元軍已經在李洛誘導之下分為三部,三部之間的聯系被掐斷。 倘若此時也先帖木兒拋下步兵和輜重,率領十萬騎兵撤退,那就不會給李洛機會。可問題是,他怎么可能撤退。 “來的好!”云南王不但毫不畏懼,反而戰意沸騰,“他們既然敢出來拼命,那就一次干掉他們!” 任何一個擁有十萬鐵騎的男人,都不會畏懼敵軍。哪怕敵軍是自己的兩倍,三倍。 “李洛,應該是得知梁賊和趙賊大敗,他不敢再守,也不能再守,只能拼命決戰了!”也先帖木兒判斷道。 這個判斷也是合理的。在呂文煥和田謹賢大勝的情況下,李洛的確沒了退路,只能拼死一戰。 李洛的時機選擇的剛剛好,看起來像是被逼著孤注一擲的決戰。就連兩位老將博羅歡和李庭,都沒意識到這一切都是李洛誘導他們分兵的陷阱。 說起來,還是太自信了。 “那就等李洛來,畢其功于一役!” 臘月二十七,三十萬匯集起來的聯軍,與十五萬元軍對峙于祁陽城外的原野。 兩軍相隔只有十里。 云南王選擇此處扎營,當然是這里足夠空曠平坦,有利于騎兵馳騁。 現在,此地旌旗如林,人馬鋪天蓋地,似乎沒有止境。 元軍全部出營,雖然只有十五萬戰兵,卻還有大量的奴隸,戰馬,大象,排出來的陣勢甚至比聯軍更雄壯。 雙方大軍排出了方圓二十里,恢宏無比,如詩如畫。 就是附近的山巒和城池,在這大海般壯闊的軍勢面前,似乎也變得渺小起來。 雙方人喊馬嘶的聲音沸反盈天,上干云霄,下震大地,充斥了整片空間。 元軍中的蒙古色目騎兵,大理騎兵,土司騎兵并沒有上馬,而是用雪擦拭馬的身子,給戰馬喂食豆餅草料。 而聯軍則是排兵布陣。李洛戰力最強的唐軍全部放在外圍,組成三個品字形的大陣,每個大陣又分為九個萬人小陣。 每個大陣間隔兩里,每個小陣間隔十丈。 三萬五千唐軍騎兵,全部配備在李洛的中央大陣。而左前方大陣是文天祥指揮,右前方大陣是陳淑楨指揮。李洛的中央大陣,則是在中央靠后的位置。 而聯軍中的大量軍奴,也在緊張的安營扎寨,布置障礙,尤其是在聯軍后方挖拒馬壕溝。 元軍騎兵為何要給聯軍從容布置的機會? 因為元軍也有大量步兵和奴隸,而聯軍也有騎兵。而且聯軍行軍時的隊伍很嚴密,始終保持了一定的陣型。 更重要的是,由于聯軍來的突然,也出乎元軍意料,元軍自己也沒準備好。 元軍中軍之中,也先帖木兒一身白色的盔甲,身后樹立著高大的蒼狼戰旗和黑馬尾蘇魯錠。 喇嘛們的誦經聲,以及薩滿們的法鈴聲響成一片,為元軍祈福。 也先帖木兒看著聯軍巨大的陣勢,臉色鐵青一片,他下撇的嘴角抿的緊緊的,野狼般的眸子滿是殺意。 叛軍和反賊竟然已經如此勢大了。這次要不把他們滅掉,那還得了? 大理軍的段慶和段正父子,看到聯軍威勢,也不由心中發寒。 不過,他們仍然堅信,最后贏的一定是自己元軍。 因為這邊有十萬騎兵,光重騎兵就有兩萬。 沒有火藥的叛軍,怎么抗衡? 這一仗雖然不好打,但也沒有懸念了。 直到現在,他們還堅信汪渭帶來的情報。特別是看見聯軍陣前布置了大量和石炮和床弩以及盾車之后,他們就更加堅信唐軍沒火藥了。 不然帶這么石炮,床弩,盾車干什么? 他們哪里知道,唐軍的火器就藏在軍陣中,偽裝成了糧草輜重? 就是元軍探馬,也沒有發現唐軍帶了火炮。 叛軍連火炮都沒帶,當然是沒火藥了。 聯軍大陣周圍,是豺狼一般的元軍探馬,上空是盤旋的海東青。 沒過多久,也先帖木兒等人終于搞清楚聯軍的大概數量。 李庭說道:“賊軍的品字犄角陣,乃是常用的防守型大陣,這說明李洛的確信心不足。此陣雖然不錯,但也有閑置兵力的缺點。” “賊兵雖然比我軍多,但騎兵比我們少得多,他們又沒了火藥,這一仗就用老辦法!”云南王說道。 “兩翼,正面,后面各派輕騎圍攻削皮,重騎兵和步兵緩緩壓上。等到賊軍大陣不支,再用重騎兵破陣!” 李庭道:“賊軍有三個大陣,互為犄角,我軍先攻那個陣?無論攻打那個大陣,其他兩個大陣都會靠攏壓縮我軍騎兵。” 博羅歡也道:“沒錯,所以不能四面圍攻其中一個陣,而是三陣齊攻,只攻每陣一面,讓三陣無法各自為戰,無法相互支援。” 云南王頓時明白了,覺得自己想的簡單了些。 “好!那就一軍攻打賊軍中央后陣,一軍攻打左陣正面,一軍攻打右軍右側!” 博羅歡笑道:“大王如此打法,讓賊軍首尾難以兼顧,相互難以支援,好得很!” 李庭補充道:“等輕騎纏上賊軍,就用大象突擊,重騎兵跟在大象之后破陣。賊軍也有一些大象,卻是拉輜重的馱象,不足為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