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要不出意外,忽都帖木兒必敗無疑。 ………… 江陵,乃是荊楚重鎮,南國大城,向來與建康齊名,歷史上曾是十國故都,楚國更是在此立都數百年(郢都)。唐朝時,江陵屬于南都,地位僅次于東都洛陽。 江陵也是南北朝蕭梁故都,和蕭氏淵源很深。 這也是蕭隱起兵后以江陵為都的原因。 蕭隱在江陵登基后,當時有兵馬數十萬,雖然多是烏合之眾,可蕭隱仍然志得意滿。他設置百官,大肆封賞,以為很快就能席卷南國,和元廷隔江而治。 暫時的強大迷惑了蕭隱。他登基不到半月,就下詔遴選美女,充實后宮。在他看來,廣納嬪妃不僅僅是為了享樂,也是為了彰顯天子的尊貴和威儀,這就像劉邦修建未央宮是一樣的道理。 然而,美色何止是刮骨鋼刀,也是消磨意志的毒藥。千姿百態,爭奇斗艷的美女,讓蕭隱日日沉迷,漸漸荒于軍政大事,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 作為一個梟雄,蕭隱當然不是白癡。他很清楚自己的做法不是明君所為。但是吧,這男人明白道理是一回事兒,但能不能擺脫溫柔鄉的誘惑,則是另一回事兒了。 蕭隱并沒有得意多久,各地就連接大敗。曾經占領的好幾十個州縣,都被元軍奪回。等到蕭隱要振作時,為時已晚。 事實上,以湖廣元軍的實力,就算他振作也是無用。 真的打不過。 最后,蕭隱只能全線收縮,守住唯一的地盤:江陵城。 憑借著江陵城的堅固城防,十幾萬城中人口,以及之前奪取的糧食,蕭隱整整守了四個月。 事實上倘若不是唐國特務燒了湖廣元軍的糧草,元軍暫時撤退讓蕭隱得到喘息的機會,江陵城早就被攻下了。 如今,蕭隱只剩下七萬兵馬,軍心不振,士氣萎靡,糧草和箭矢都即將告罄,已經守不下去了。 城中雖然還有十幾萬人口,但糧食已經快沒了。 蕭隱干脆將城中百姓的糧食全部收繳上來,只搭設粥棚,讓百姓喝稀粥,保證蕭梁官員和將士的口糧。 城中頓時怨聲載道,很多人咒罵蕭隱。但是,并沒有人希望元軍打進來。 因為忽都帖木兒放言,江陵死守不降,一旦破城,三日不封刀。 江陵城已經陷入絕境,城中每日哀號不斷,哭聲此起彼伏,甚至很多人給自己準備好上吊用的繩子,打算元軍破城就上吊自殺。 蕭隱剛開始還以動搖軍心為由懲辦了一批,可根本剎不住城中百姓的哀愁,他也只能裝作看不見,整日價躲進宮中當鴕鳥,用醇酒美人麻醉自己,破罐子破摔。 大梁完了。 完了啊。 這點不光蕭隱自己清楚,文武百官清楚,就是他的嬪妃們,也是清楚的。 但誰也沒辦法。 過一日算一日吧。蕭隱絕望之下也“悟了”,人生在世就該及時行樂啊,他雖然要死了,可是畢竟曾經為帝,曾經和韃子大干一場,死了也值了。 夠了,夠了啊。哈哈。 此時,夜已深了,秋風漸起,一彎冷月斜照危城,似乎帶著說不出的譏諷,帶著一種兇兆。 “來,美人,再喝一杯!” 蕭梁宮中望月臺上,蕭隱正身穿繡龍單衣,跣足披發,舉著金杯讓幾個美人喝酒。 一個美人面帶愁苦的一口喝盡杯中酒,流下兩行清淚,哽咽著說:“陛下,韃子旦夕就要破城,還請陛下振作…” 振作? “哈哈哈!”蕭隱放聲大笑,“大丈夫何不一日為帝乎!朕之為帝也,數月之內,享盡榮華富貴,世間億萬斯人,有幾人知帝王之尊貴?而朕知之!死有何懼,死又何惜啊!哈哈哈!” 一群嬪妃人人垂淚,卻不敢再勸告。想到城破之后的可怕下場,她們就如同寒風中的鵪鶉,忍不住渾身顫抖,心中一片冰冷。 蕭隱酒意上頭,乜斜著天上的冷月,不禁滿腹哀愁,目光迷惘如煙。酒,終究不能讓他忘記殘酷的現實。 何不快意江湖,瀟灑天涯啊! 而今,豈可得乎! “取筆墨來!”蕭隱喝道。 須臾之后,筆墨齊備,蕭隱一手持著酒杯,一手寫道: “斜月照江陵,夢斷西風緊。不知家國何處尋,蕭瑟天涯冷。” “誰又坐天明,此夜無需醒。訴盡雄心鬼不聽,寂寞深宮冷。” (寫的不好,見諒) 蕭隱本有文才,他寫出這首《卜算子》,滿意的舔舔筆頭,再將筆一扔,再次放聲狂笑。 PS:各位,今天出差,就到這里了,明天多寫。今天是918,勿忘國恥,共勉之!蟹蟹大家支持,求訂閱,票票。晚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