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隱自在他的宮殿醉生夢死,坐以待斃。可某些蕭梁官員,卻在深夜中議論大事。 江陵城內一座宅院內,梁國尚書仆射高朗、廷尉張晟、右驍騎將軍曹涓、誅魔軍中領軍董虎臣、衛尉卿王文用、光明軍中護軍邵忠、散騎常侍徐儀等十幾人,正在密議。 這十幾人不但是梁國高官大將,還有個共同特點:年輕。 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 他們能做到這個位置,一方面和他們的能力分不開,一方面也說明蕭梁這個草臺班子缺乏人才。 以前,他們極少匯合過。但今夜,他們不得不匯合了。 他們不但掌握著城中一半的兵權,掌握著“暗香會”這個蕭梁的情報機關,在蕭梁朝中也很有權勢,暗中成蕭梁最大的一股政治勢力。 當然,蕭梁和其他白蓮教徒出身的官員,完全不知道這點。 就是他們,之前暗中推動了數省白蓮教的合流。也是他們,促使了白蓮教提前造反。 幽幽的燭光之下,十幾個人的臉色都陰晴不定,氣氛顯得很是凝重。 “蕭隱豪氣盡喪,破罐子破摔,這江陵城幾日之內必破。我等,可能很難回到海東面見君上和夫人了。應該抱有必死之心了。” 曾經的高護法,現在的尚書左仆射高朗說道。 他是崔秀寧第二批學生,家人都在海東。如今忽都帖木兒大軍圍城,消息很難傳遞出去。 誅魔軍中領軍董虎臣在蕭隱面前一直是忠直猛將的人設,此時他的神色卻完全不像沒有心機的樣子。 董虎臣道:“江陵城數日之內必破,君上怎么會不知。俺猜測,我唐大軍應該快到了。” 衛尉卿王文用點頭道:“我猜,君上不會不管我們。就算君上抽不出兵馬來救我們,大不了死國而已,又有什么大不了。” 廷尉張晟站起來看著窗外的月亮,伸出手來摩挲那一片清輝,沉吟著說:“元軍勢大,蕭梁暫時存在,對我唐有利無弊。反正君上夫人不會不知道,我等已經暗中掌控蕭梁一半大權,用不了多久,就能掌控蕭梁大權。” 光明軍中護軍韶忠也道:“正是此理。用不了多久這蕭梁就是大唐的一部分,君上和夫人不會放棄。就算真的無法來救,那也是我等的命。反元大業,終究需要有人死于國事。” 右驍騎將軍曹涓狠狠說道:“城中七萬兵馬,就有三萬在我等手里,除了三千敢死軍,精兵都在我們這。咱們把最后的軍糧多拿一些,讓將士們吃兩天飽飯,鼓舞士氣多守幾天。倘若城破,就出北門突圍去江邊,可能會遇到我唐水師。” 高朗一捶書案,“那就這么干!明天一早就把最后的軍糧撥出大半,先讓我們的人吃飽!” 一群人正在商議,忽然一個武將一臉驚喜的匆匆進來,對誅魔軍中領軍董虎臣說道:“將軍!元軍撤了,連夜撤了!” 什么! 眾人面面相覷,很快明白過來,人人目中露出喜悅。 忽都帖木兒再攻打幾天就能破城,為何現在就撤? 還用想么? 一定是我唐大軍來了啊! “哈哈哈!君上可能親自來了!”高朗猛然站起,“去見蕭隱!” “不要一起去見,免得蕭隱懷疑。” “好啊!我唐大軍一來,忽都帖木兒就是秋天的螞蚱!” ………… 很快,元軍連夜撤離江陵的消息就傳遍全城,百姓歡呼雀躍。 元軍撤了!因為…唐軍來了! 事實上他們根本不知道是唐軍來了,甚至不知道什么唐軍,只不過特務們一放出話,他們就都信了。 不然根本無法解釋。 “哈哈哈!”得知消息的蕭隱,頓時欣喜如狂。 “天不絕朕!天不絕大梁啊!”蕭隱高興的像個孩子,手舞足蹈的在宮中放聲大笑,“你們看到了吧?忽魔頭撤軍了!朕有上天護佑,朕乃真龍天子也!來人,上朝!” 蕭隱升了朝堂,目光再次恢復了幾分自信。“眾卿,韃子退兵了。我大梁復興有望了!” 丞相首陽道人說道:“陛下,據說是李洛的唐軍來了,忽魔頭害怕腹背受敵,這才主動解江陵之圍啊!” 蕭梁精神百倍,一下子又意氣風發起來,嘿嘿笑道:“想不到連李洛這個韃子大官也造反了,還自稱唐公。好!好啊!唐公來的是時候!朕要好好謝他!” 他來回踱步,皺眉思索,喃喃道:“封唐公什么官位才好?”一邊踱步一邊以拳擊掌,忽然大袖一甩,雙手一背,腦袋一晃,再重重一點頭,斬金截鐵的說:“就封他為太保、司空、開府儀同三司!” 蕭隱用的是南朝蕭梁官制,這三個官職都是一品,不可謂不大方,就差一個“使持節,都督內外諸軍事”了。 不過,首陽道人還是傻眼了。陛下啊,李洛何等樣人?他會接受你的官職么? 真是笑話。 高朗和董虎臣等人都是心中冷笑。君上會接受你的官職?你喝酒喝昏頭了么?也不怕折壽。 不過高朗還是很恭敬的說道:“陛下,既然韃子撤圍,那我軍應該拿出所有軍糧,大饗士卒,準備追擊忽魔頭!于唐軍前后夾擊,一舉滅了韃子大軍!” 董虎臣也道:“陛下,只要陛下下令,臣就是拼卻性命不要,也要追擊忽魔頭!”一副直腸子莽將的樣子。 主動追擊? 蕭隱頓時躊躇起來。 不好吧?萬一這是韃子的圈套呢?萬一李洛沒來呢? 可是唐國特務們紛紛要求主動追擊,就連蕭隱最信任的敢死軍中領軍洪奎達也請求追擊,以振奮軍心。 就連丞相首陽道人也說道:“陛下,如今大梁雖然在湖廣民心猶在,可是我軍坐困愁城,糧草軍器奇缺,唯一的辦法就是破釜沉舟拼死一戰!要是韃子打敗了李洛,再來江陵,那就大事皆休了。” 蕭隱終于被說動了。 “好!那就拿出最后的軍糧,讓將士們吃一天飽飯!后日,出城追擊!不過,先要派出探馬,小心探查,小心韃子有詐!” 正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陛下,唐國公李洛的使者,已經到了!” 李洛的使者到了?這么快! “快快有請!”蕭隱就像溺水者抓住了一根稻草,頓時大喜過望。 不一時,一個身穿氣派紅袍的青年官員被引著上殿。 高朗等唐國特務一看,都認出此人是馬宣禮,是他們的同屆同窗,曾經“出使”陳氏越國,也是資深特務了。 馬宣禮只當不認識高朗等人,他對著蕭隱長作一禮,朗聲說道:“外臣唐國禮曹郎中馬宣禮,拜見梁國陛下!” 馬宣禮先行一步,在元軍撤圍后就進入江陵。 蕭隱不是白癡,他一聽來人的話,就知道李洛絕對不會接受自己的官職。 “貴使客氣了!免禮!貴使可是受唐公所命?”蕭隱問道。 馬宣禮不卑不亢的說道:“回陛下話,外臣正是受我家君上所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