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龜山強笑著謝恩,可還沒回到坐席,忽然一個蒙古貴族站起來指著龜山:“大汗,奴才聽說,這東瀛之歌舞,很有幾分意思。今日東瀛郡公在這里,不如讓大汗高興高興,也讓奴才等人開開眼界啊。”
龜山雖然聽不懂蒙語,但見那蒙古貴人指著自己,當然知道與自己有關,就只能站在那里,尷尬至極。
忽必烈狠狠瞪了那蒙古貴族一眼,嚇得那人趕緊跪下。然后,忽必烈微笑著看向龜山,“東瀛郡公,古牙海讓你獻上東瀛歌舞,這成何體統。”
說完,瞇著眼睛,舉起金杯。
龜山暗嘆一聲,這就是亡國之君的下場啊。夷狄就是夷狄,哪怕入住中原,終究還是一群野蠻之人啊。
元廷皇帝口口聲聲厚待,這就是所謂的厚待么?
龜山只好再次出來,下拜道:“臣等愿為大皇帝歌舞助興。”
忽必烈笑道:“東瀛郡公的忠孝之心,朕已知亦。獻舞之事,不合儒家之禮,也傷你體面,休要再提,還是請入席喝酒吧!”
龜山心里一喜,“謝大皇帝圣恩!”心想,這些蒙古貴人雖然粗鄙野蠻不知禮義,但大元皇帝,還是知禮的,畢竟還有天子的氣象。
可是,龜山哪里知道忽必烈的心思?
忽必烈保存龜山的顏面,絕對不是因為憐憫他,而是做給安南,占城,緬甸等國使臣看的。
這幾個小國,如今還沒有征服。倘若太過折辱龜山,他們一定會回國稟報,讓其國主的反元之心更加堅定,不利于降服他們。
今天當眾封龜山,既是彰顯了大元威風,殺雞儆猴,同時也告訴各國使臣,朕還是寬厚仁慈的,朕是儒教大宗師啊,你們要是投降,朕也給你們體面。
作為一個帝王權術高明的君主,倘若忽必烈連假惺惺的偽善都做不到,他也不是元世祖了。
被封為麗嬪的金光若,坐在宮中貴婦的席位上,她看著神色恓惶、謹小慎微的日國君臣,不禁微微含笑。
和日國相比,高麗真是太幸運了。不知為何,日國君臣越倒霉,她心里就越慶幸,越暢快。
和她抱有同樣心思的高麗人,是高麗使臣李若愚。
沒錯,正是李簽的嫡長子,李洛的“大兄”李若愚。
李若愚看到日國君臣的窘迫,高興之余也心生嫉妒。他萬萬想不到,“堂弟”李洛去了日國,竟然立下如此潑天大功,不但攻下九州島,而且攻下京都,俘獲了日國君臣以及家眷三千人。
可以說,沒有李洛力挽狂難反敗為勝,元軍現在也不可能在本州威風。
知道消息后,李若愚簡直不敢相信。在他眼中,李洛向來只是個善于鉆營的野路子鄉巴佬,暴發戶。去日國也只是刷刷資歷鍍鍍金。誰成想,竟然是這樣一個狠角色!
真是走眼了啊。
尤其是李洛獲封江華郡公的消息,更是讓李若愚嫉妒不已。江華郡公啊,那算是把江華島,封給了李洛啊。雖然江華島名義上還是高麗王廷的土地,但實際上已經是李洛私人的了。
父親李簽,也才是個慶源郡公的爵位啊。
李若愚知道,李洛被封為江華郡公后,高麗王雖然高興,但也很心疼。要知道,今后王廷每年要減少十萬貫以上的稅收。這減少的稅收,當然會落入李洛腰包。
但是他父親李簽,卻真的高興。說什么“吾家之千里駒也”,讓李若愚很是郁悶。
…………
元旦這天,李家塢堡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江華郡守鄭律。
“哎呀,府君為何親到,在下還要去府衙拜望呢。”李洛見到鄭律上門,很是意外。
這鄭律,可算是他的一個貴人了。是鄭律三年前委任了他都寨的官職,又頗多關照,才讓他順利練兵。
所以,李洛多少有點感激,也就比較客氣。
“不敢勞煩江華郡公,下官就厚顏來了。”鄭律笑呵呵的拱手說道,“給江華郡公拜年啊。恭喜恭喜。”
鄭律看著已經威勢逼人、滿身上位氣勢的李洛,心中很是感概。曾經李洛只是個小小的九品都寨,在自己面前持禮甚恭,府君長府君短。
可是如今,不到三年時間,李洛竟能立下潑天大功,封了江華郡公。官爵權勢已經盡在自己之上了。
真是山水再相逢,三年河東,三年河西,今非昔比啊。
“府君乃是在下舊上官,自有香火之情在,萬不可自稱下官啊。”李洛笑呵呵的請鄭律進去,吩咐好生招待。
兩三年過去了,鄭律如今還在江華郡守任上。現在江華成了李洛的投下領地,他這個郡守就尷尬了。
江華的賦稅,他已經沒有權力征收了。征稅人變成了李洛。李洛承包了江華島的賦稅,只要每年繳納給王廷三萬貫就成。
就是對百姓的民政之權,郡守也喪失大半。曾經炙手可熱的江華郡守,一下子成了雞肋官職。
鄭律曾想法子調走,另謀他職。可是如今并無好缺,一時半會竟然謀不到。所以只好厚顏來拜見李洛這個曾經的屬官,希望李洛能幫襯一把。
聽到鄭律忐忑的說明來意,李洛當即說道:“府君勿憂。此事在下必不教府君白跑一遭,等我修書家伯,看看有無好缺。”
鄭律暗贊李洛念舊,歡喜的說道:“那就多謝郡公抬舉了。”說完,取出一對金瓶,“區區薄利,還請郡公笑納。”
李洛也有點感慨。兩年多前,是他給鄭律送禮。可現在,鄭律給自己送禮。
“府君萬勿如此。府君曾是在下上官,這禮在下收了,心有不安。”李洛很認真的拒絕道。
見李洛固辭不受,鄭律也只好作罷。感謝一番,便起身告辭。李洛親自送鄭律出府不提。
鄭律走后,李洛當即給李簽寫了一份拜年信,附帶了鄭律拜托的事,以及送給“伯父”的禮物,派人送到仁州。
同時,他還選了一批禮物,著人送給高麗王后等人。
做完這些,李洛立刻下了一道令:江華島的所有豪族莊園,皆要繳納三成賦稅。違抗者,立刻收回莊園,逮拿家主。
江華島如今是他的投下領地,按照大元朝的規矩,他就是這里的土皇帝,誰敢不從,就是造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