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7、348節 元旦宮宴…今非昔比-《葬元》


    第(2/3)頁

    真是世事無常,令人唏噓萬千啊。

    日國君臣們都眼觀鼻鼻觀心的靜坐,不敢交談,更不敢喧嘩。此時他們都無比想念京都,心如刀絞。

    “楚囚凄凄對元廷,滿殿盡看亡國人。遙望京都何處是,當在云山第九層。”

    龜山默念一首新詩,心頭一片凄涼。

    眾人看到角落里的日國君臣和宋國廢君,心情各自不同。蒙古和色目大臣心中得意;漢臣們心情復雜;高麗使臣心懷僥幸;而安南緬甸等國的使臣,卻暗自驚懼,唯恐將來再步后塵。

    “大汗駕到!”隨著一個云都赤的大喝,身材高大的忽必烈在侍衛們的簇擁下,攜著察必皇后的手,龍驤虎步的進入巨大的會慶殿。

    眾人早就跪了下去。包括新來的日國君臣,全部知機的乖乖跪伏在地。

    “平了身子吧。”忽必烈坐上御座,看到喜氣洋洋的大殿,和黑壓壓跪了滿殿的人,很是滿意。

    “奴才(微臣)謝過大汗(圣上)!”眾人規規矩矩的爬起來入席,一雙雙恭敬的目光看向御座。

    隨著皇帝駕臨,大殿中的禮樂一起奏響,這次用的純粹是草原胡樂。胡笳,馬頭琴,羌鼓,骨笛等,交響演奏出來,使得眾人頓時置身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上。

    就是宴席的主菜,也是烤全羊。酒也是馬奶酒。

    等到一曲終了,眾人一起停杯,他們知道,皇帝要說話了。

    “今日,東邊的大海上,來了一些尊貴的客人。朕很高興,一定會像好客的主人那樣,款待他們。”忽必烈含笑說道,可是語氣中的威壓,卻怎么也掩飾不了。

    眾人的目光一起看向日國君臣。

    日國君臣不懂蒙語,聽不懂忽必烈的話。可是見此情景,也知道忽必烈說的話,和他們有關。

    龜山等人立刻局促的站起來,不知所措。

    “哈哈哈!”蒙古貴族和色目官人們見狀不由大笑起來,全無一絲宮宴禮儀。

    忽必烈換了漢語,“日國主,你可知罪么?”他的笑臉慢慢收斂,原本不怒自威的神色,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龜山渾身顫抖的拉著后宇多天皇,趕緊離席跪下,干巴巴的說道:“小國下君,知罪。”

    “何罪?”忽必烈再問。

    龜山哆哆嗦嗦的伏地回答:“抗拒王師,乃不臣之罪。只是,臣并無權柄,國內之事,全是北條氏做主。早有心臣服大元,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還請大皇帝明察。”

    忽必烈淡淡道:“你既知罪,朕便不加罪。還要好生封賞與你,讓你在大都安享富貴。”

    龜山裝出感激涕零的神色,“臣謝大皇帝垂憐,不勝惶恐之至!”

    日國人的性格特點就是,當你拿他沒轍時,他極其強硬。可一旦降了,態度馬上溫順恭敬起來。

    “轟”的一聲,滿殿的蒙古貴族再次嗤笑起來,肆無忌憚的對龜山父子指指點點。

    忽必烈只當沒看到,揮揮手,“翰林院宣旨吧。”

    “喳!”一個滿臉橫肉的蒙古翰林待詔站出來,拿出早就擬好的圣旨,念道:

    “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里、皇帝圣旨。兀那日國主龜山,你從日國來降,雖是被俘人,總歸做過國主呵,朕是有肚量的人,見不得你每受苦,看你也曉得厲害了……”

    忽必烈聽得眉頭直皺,這寫的什么圣旨?意思的確是朕的交代,可這文辭,也太俗白了吧?這不是丟朕的臉面么?

    忽必烈每次下旨,都是把意思告訴身邊的翰林院承旨,再由翰林院承旨帶著皇帝的意思到翰林院擬詔,擬定好的兩份圣旨,一份保存在宮檔,一份發給接旨人。

    對蒙古人色目人的圣旨,用蒙文。對吐蕃人用藏文,對漢人,高麗人,安南人,日人等等,一律用漢文。

    而擬定好的圣旨,忽必烈很少主動檢查。這是元代管理粗放的一個表現。這也是為何忽必烈死后,很多怯薛侍衛和宮妃,敢明目張膽盜用玉璽,濫發矯詔謀私的原因。

    可現在,忽必烈聽到了自己的圣旨,竟然如此俗白,頓時很是光火。

    “停!”忽必烈忍無可忍的打斷了念圣旨的蒙古翰林,“阿爾亥,你們寫的漢文圣旨,就像牧人撿的牛糞!”皇帝用蒙語罵道,“就是一個識字的漢人奴隸,也比你寫的好。我的阿爾亥,你不是一個塞音必闍赤(好文人)!”

    阿爾亥立刻驚恐的跪下來,用蒙語說道:“偉大英明的大汗,奴才很難成為一個塞音必闍赤,就像漢人很難成為一個拔都(勇士)。請大汗治罪,奴才就像牛羊,等候著主人的鞭子。”

    忽必烈并沒有真的生氣,漢文不好,又算的了什么事?蒙文不好,才真的是事。

    “我的阿爾亥,你退下吧。朕不懲罰你。”

    “喳!謝大汗!奴才告退!”阿爾亥磕頭退下,他當然也知道,大汗絕對不會因為漢文寫的不好就怪罪自己。

    倘若大汗真的在意漢文,就不會用蒙古官員管理翰林院了。

    忽必烈斥退阿爾亥,傳令道:“來人,筆墨印璽!”如今的忽必烈,寧愿親自寫圣旨,也不愿意讓漢官代勞。

    等到筆墨印璽上來,忽必烈親自寫了一道圣旨。這下,文辭就雅了很多。

    “……國主東來,入事大都,朕嘉之憫之。爾曾為東海國君,既知天命,棄國來降,朕無雅量,亦當厚待。此德也。爾今當知大元威加宇內,四海莫不賓服,不臣之國,旋踵滅之。此威也。爾等知威承德,自當常懷恭敬孝謹,念念以誠,無傷大元寬恕之道也。”

    “……今廢日國君主之號,封東瀛郡公,賜第大都。爾之舊臣,可著禮部銓選,擇優授七到四品職銜。欽哉!”

    忽必烈揮筆立就的寫完,交給漢臣留夢炎,“念!”

    等留夢炎念完,龜山等人才知道封了東瀛郡公的爵位。法律上講,這道圣旨一下,他再也不是龜山上皇,而是東瀛郡公了。

    眾人也神色有異。這宋國廢帝封的是瀛國公,日國廢帝封的東瀛郡公,都帶個瀛字啊。呵呵。

    等到龜山硬著頭皮謝恩,忽必烈又道:“東瀛郡公,你可修書一封,令北條氏負荊來降,朕仍舊厚爵以待。”

    龜山無奈的再次下跪道:“回稟大皇帝,北條時宗,下國曹操也,安能奉臣之令?”

    忽必烈立刻不高興了,“寫與不寫,在東瀛郡公。降與不降,在北條時宗。朕的話,你明白么?”

    龜山嚇得一身冷汗,連連磕頭:“臣明白,臣明白。臣謹遵圣旨,這就修書北條氏。”

    忽必烈呵呵笑道:“平了身子吧,入座,喝酒!”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莱西市| 同仁县| 隆昌县| 宝山区| 定日县| 莆田市| 昌宁县| 新乐市| 庆阳市| 连南| 海安县| 田林县| 瓦房店市| 通海县| 东乡族自治县| 茶陵县| 钦州市| 治县。| 马关县| 巴中市| 重庆市| 永顺县| 湘阴县| 乌兰察布市| 衢州市| 右玉县| 东丽区| 神木县| 会同县| 敦化市| 英吉沙县| 曲水县| 长岛县| 海淀区| 嘉祥县| 阿拉尔市| 榕江县| 东台市| 崇仁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