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繩結-《走進修仙》
第(1/3)頁
對于人族來說,萳族文明的發展過程可真是一段難以理解的歷史。
它們文明的發展,在“結繩記事”之后,就走上了一個與人族完全不同的方向。
作為一個樹棲的物種,萳族的先祖有著強大的立體空間思維,而他們在“抽象”的能力上也與人族、龍族這種智慧生靈無二。
因此,他們很早的時候就發明了許多打結的技術。而樹棲的環境也導致了繩結在很多方面的廣泛的運用,比如說固定樹木枝椏營造居住環境;將自身固定在半空中,抵御掠食者的侵害;固定樹木之石頭制造原始的武器,等等。
在這一過程當中,他們逐漸將繩結復雜化。光是普通繩結就開發出了近百種打法。
而人族推算出來的扭結表【也就是列出繩結拓撲結構的表格】當中,較為簡單的扭結,全都在他們的“文字”當中。
換句話說,凡是有可能被打出來的、節點數目不超過十二個的扭結,他們全部都明白怎么打。而這對于萳族來說,只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而每一個扭結,都有數種變體。
這作為“文字”來說,其實夠用了。以地球上的漢字而論,漢字總數已經超過九萬,但是真正常用的只有三千五百多個,只需要掌握兩千到三千漢字,就可以正常的讀寫。就算是“十三經”這種古代的巨著,也只涉及了六千五百四十四個字。
近百種繩結,加上一些等價的變體,足以支撐起一套不那么原始的文字。
但是,這還不是全部。當許多繩結組合在一起的時候,還能生出更多意義。
這在算學當中叫做“鏈環”——也就是數個不相交的扭結組成的幾何對象。一個鏈環在他們眼里,能夠記錄許多復雜的信息。
他們用來傳遞信息的繩結,既不是文字也不是字母,而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存在。單獨的繩結就存在意義,繩結與繩結的“組合”就具備單個繩結不具備的更高級意義。而鏈環的意義則更加復雜。
而部分節點超過二十的繩結,居然還具有一些法術意義上的作用。
這也是萳族修法的核心。
就像人族、龍族都有涉及符篆、法篆的一樣,萳族在修法當中也大量使用“繩結”。
薛不凡介紹了這些之后,取出一根繩結,道:“你可以實際感受一下?!?
辰風看著這個結,腦子里出現了一些模模糊糊的感受。那是獨立于所有記憶之外的記憶,不與任何記憶發生關聯。他疑惑道:“這個……”
“如果想靠只雙眼看穿復雜繩結的打法,是不是有些太過自信了?”薛不凡將繩結推出去,強調道“用手摸,或者用靈識也行。”
辰風的手指與繩子接觸,然后順著這纖細繩子的方向移動。
繩結的形狀,記錄了了復雜的聲音。這是一種高度抽象的“文字”。在撫摸繩結的時候,辰風甚至可以感受到繩結當中記錄下“音節”——這些繩結除了表意之外,居然還具備表音的功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台湾省|
张北县|
岳普湖县|
班玛县|
尼勒克县|
西平县|
包头市|
临洮县|
庆云县|
无极县|
招远市|
金乡县|
玉屏|
仙居县|
丰宁|
容城县|
三明市|
桂阳县|
鱼台县|
尤溪县|
株洲县|
莲花县|
巫溪县|
大名县|
乐陵市|
涿鹿县|
陇川县|
嵊泗县|
吴川市|
石阡县|
时尚|
浮梁县|
石渠县|
龙陵县|
邛崃市|
桓仁|
罗平县|
卓尼县|
靖边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