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有辰風喝到:“你瘋了?” 這里只有他會讀別人的情緒,所以也只有他發現,王崎心中沒有一絲恐懼,只有戰意。 算君龐家萊期待的是一個封閉,自洽的數學體系,因此他非常排斥“無限”之類的概念……還是說應該佩服他的直覺呢?這個概念最終還是會搗破他鐘愛的那個圈子,讓算學浴火重生。他是從一開始就靠直覺感到了這一切嗎? 真是可怕的直覺啊……哈哈哈哈哈,但那又怎么樣? “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王崎喃喃著,然后收起論文,說道:“東家,我要請幾天假,最近的工錢你就看著扣吧?” 辰風憂心道:“別亂來!” 找一條這么好用的科研狗不容易,他還沒使喚夠呢? 王崎哈哈大笑,推門而出,準備去萬法門駐地收拾一下東西。 就在這時,莫真真舉著一疊紙從小口跑了過來。他一片跑還一邊喊道:“師兄你看這……” “已閱,狗屁不通。” 王崎大手一揮,大步向前。 —————————————————————————————————— 這一章寫得有點吃力,主要是算君那對于邏輯、直覺的闡釋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借鑒了亨利·龐加萊的演講稿以及《數學恩仇錄》的部分ORZ,還請大神斧正 “運用邏輯,我們證明,運用直覺,我們創造”是龐加萊的名言,而王崎最后吟詠的“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是希爾伯特的信念。最后王崎那句評價也不是個人的狂妄,而是兩派數學家確實水火不容。龐加萊理想當中的數學是封閉的、有限的體系。他不容許“無限”這個概念進入數學——但王崎的時代,無限的研究就是數學的一部分。盡管涉及無限的邏輯好像凈是在違背常識。 所以有人擔心算君會在王崎前面證得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算主那一派的人還有希望,但是算君是沒可能的。這個問題在他眼里根本就不是一個能夠用來思考的數學問題。集合論的最大漏洞“羅素悖論”【白話一些的叫法是“理發師悖論”】是集合論的支持者羅素搞出來的,而不是亨利·龐加萊。后者數學上的水平遠遠勝過羅素,可他根本不屑于思考這類問題。 關于“猴子”的梗——根據亨利·龐加萊死后發現的日記、手稿,他確實是將不懂數學的人當猴子看的。我想,羅素在他眼里大概就是一直掌握了石器的高級猴子吧? 最后“已閱,狗屁不通”,三體梗,咳咳。 最后的最后……求個推薦票……真不好意思說出來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