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離開太陽墓之前。 吳良又命這些“石像”在遺跡中挖了些坑,自己走進了坑內,而后與瓬人軍眾人使用工兵鏟將它們掩埋了起來。 這些“石像”雖然已經可以算是他的一支私軍。 但卻是見不得人的私軍,別說是帶回中原,便是帶回扦泥城都必將引起軒然大波,因此還是繼續留在此處最為妥當,等真正有需要的時候再另做打算。 另外。 這些“石像”即使已經沒有了生命,但卻對“維格利”有著一種可怕的執著,倘若日后這方奇異世界真與現實世界重合,有人來到此處并見到了“維格利”,“石像”的存在亦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維格利”流傳出去。 就像吳良與典韋此前進入這片遺跡碰了“維格利”一樣,這些“石像”雖然沒能拿他們二人怎么樣,但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卻是驚駭而又無敵的存在。 做完了這些安排之后。 吳良等人與亞辛終于離開了這方奇異世界,走出現實世界的駱駝墳,回到了那個現實世界的扦泥城。 自此“太陽墓”之旅便算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吳良對此行的收獲十分滿意: 先是發現了疑似與后世三星堆遺址面具有關的上古人種——戈基人,又發現了扶桑樹,通過扶桑樹的果實得到了一門目前還無法確定上限究竟有多高的“控水術”。 而后又親眼見到了傳說中的樓蘭古國與扦泥城,并且在經過一番波折之后找到了太陽墓,徹底搞清楚了太陽墓的功用與秘密,并且順便獲悉了最有可能導致樓蘭古國在幾百年后忽然神秘消失的原因——“維格利”。 與此同時,吳良也等于得到了一方普通人基本不可能觸碰到的奇異世界,與一支完全受他掌控、能夠守護這方奇異世界的“石像”私軍。 這無疑于一片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哪怕今后落入了天地不容的絕境,吳良亦是還有一方安全屋一般的容身之所。 當然。 吳良最滿意的收獲其實還是“亞辛”,這個奇人便等于一部記錄了兩千三百年歷史的古籍。 而這部古籍中記錄的內容,絕對沒有承受統治者的壓力進行過任何篡改與美化,比后世發現的任何古籍都更加真實可信,并且應該還將涉及到許多后世早已失傳的西域相關歷史見聞,這將為吳良今后的考古事宜提供更多的線索與便利,絕對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 還有一件事情同樣引起了吳良的注意,就是昆侖山的“真神”。 此前他曾猜測那“真神”便是傳說中居于昆侖山的“西王母”,不過亞辛并未提及過“西王母”這個字眼,也并未將遺跡中的那尊疑似“西王母”的雕像稱作“西王母”,只說那是賽日部落的祭祀描述出來的“真神”形象。 只可惜,亞辛曾去過昆侖山,并耗費了好幾世的功夫在昆侖山尋找這“真神”,最終一無所獲。 因此。 吳良也是已經有了前往昆侖山查探的想法。 畢竟昆侖山哪怕在后世,也一直被稱作“萬山之祖”、“萬神之鄉”、“龍脈之祖”,民間流傳了大量與昆侖山有關的神話傳說,而這令人咋舌的“太陽墓”祭壇與“維格利”,按照賽日部落祭祀的說法,亦是出自昆侖山。 從各個角度來看,昆侖山都是一處吳良非去不可的地方。 不過肯定不是現在。 吳良想得特別明白,現在他與曹老板的關系正處于如糖如蜜的“蜜月期”,無論他做什么曹老板都一定會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與縱容,因此現在的考古重心當然還是要放在中原一代,先把中原的古墓與遺跡搞明白了才是正道。 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便是改變,而最容易改變的便是人心。 他認為自己與曹老板之間的關系終有一天會走向終點,因為他并非是在毫無保留的為曹老板辦事,而曹老板也終有察覺的一天,以他多疑的性格,那一天恐怕便是他們趨于決裂的時候,并且隨著曹老板的實力越來越強,曹老板對他的倚重也會越來越少,決裂的時候將會越發沒有顧忌。 到了那時,離開中原避免與曹老板沖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而西域,便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西域地廣人稀,統治成本太高,就算打下來啊,除了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之外,還要花更多的人力財力治理,根本就回不了本收不上稅,并且古代通訊技術落后,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哪怕出了亂子亦是不能及時傳回中央,等中央收到消息的時候黃花菜恐怕都涼了,這也是古代歷任王朝對待西域外族的政策都只是驅逐與防御,而并非占領的原因……同時也是始皇嬴政寧愿費大力修建長城,也不選擇派兵征服西域的主要原因。 曹老板亦是面臨同樣的問題,哪怕他在吳良的幫助下極為順利的完成了大業,只要吳良去了西域,曹老板亦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