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八十一章 《穆公傳》!(4000)-《曹操喊我去盜墓》


    第(2/3)頁

    于吉知道吳良要收諸葛亮,又知道吳良擁有識人的本事,因此已經將諸葛亮當作了自己人,同時為了抬高一下自己的身價,于是也沒有刻意隱瞞,揚了揚眉毛笑呵呵的說道,“那個女子,是因為公子拿了她家的東西,她想討要回去,于是便纏上了公子,不過她現在不但沒有要回東西,已經把自己也搭進來了,典型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還有那個抱狗的軍士,他的情況就略微有些復雜了……這么說吧,老夫懷疑他有斷袖之癖,而且對老夫覬覦已久,若非老夫嚴防死守,恐怕早已被他得手,所以老夫以為,他執意跟隨公子入墓,應該也是為了接近老夫,不過老夫守身如玉九十余載,斷然不會因他壞了道行,你今后若得了機會,便替老夫好生勸勸,教他死了這份心。”

    “……”

    聽到這里,諸葛亮的小嘴已經長成了“o”型,嘴巴里的干糧都忘了嚼。

    他長了這么大就沒見過這么混亂的關系,甚至聽都沒聽過,尤其是楊萬里與于吉的關系……簡直令人不寒而栗。

    這就是專業的盜墓團隊么?

    總覺得哪里不對。

    不過這么說起來,吳良似乎就顯得更加厲害了,領導這么一群毫無理想與抱負的烏合之眾來做這么危險的事,還對他唯命是從,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

    就在這個時候。

    前方忽然傳來吳良驚喜的聲音:“連弩!這就是傳說中的連弩!”

    眾人連忙循聲望去。

    只見吳良此刻已經站在一處放置兵器的壁龕前面。

    壁龕中豎立放置著幾把青銅長劍,還有十多支長戈與長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長弓與捆扎在一起的箭簇。

    但吳良的注意力卻不在這些兵器上面,而是盯著一個存放在木盒中的奇形怪狀的小物件。

    那小物件不足一尺來長,前端有一個類似于拐棍握柄一樣的把手,側面則放置著一個長方形的小匣子,后端還有一個t字形的長柄。

    除此之外。

    這小物件的前端上方,還有一個……看起來像是橫著放置的小型彎弓,只不過因為年代久遠,小型彎弓的獸筋弓弦已經腐壞斷掉,松松垮垮的吃不上力。

    而在這個小物件的旁邊,則擺放著十來根金屬材質的長針。

    這些長針大概只有半尺多長,除了頭部被磨成了尖頭,暫時還看不出來到底是用來作什么的……

    但吳良卻很清楚,這玩意兒就是傳說中的“連弩”!

    雖然某些細節上略微有些出入,但總體與后世考古界在“荊州秦家咀47號戰國楚墓”發現的“連發弩”極為相似。

    吳良小心翼翼的將這個小物件拿了起來仔細查看。

    這玩意兒由矢匣和機體兩部分組成,機件為金屬材質,矢匣為木質,呈長方形,前端下緣有兩個半圓形發射孔。

    除此之外,弩機上還設有鉤弦用“牙“、瞄準用的“望山“、扳機用的“懸刀“……

    毫無疑問。

    這與后世“戰國楚墓”中出土的那個“戰國連發弩”就是同一種東西!

    “嘩啦啦——!”

    吳良又輕輕晃動了一下,置于連弩上部的長方形木匣中果然傳出了一些金屬與木匣碰撞的響動,這里面裝的就是那種“長針”造型的特制弩箭。

    這玩意兒造型小巧,一個人就可以輕易操作,功用有些類似于后世“半自動手槍”。

    不過這些“長針”造型的特制弩箭因為尾部沒有箭羽,射出去之后很容易在空中翻轉,以至于準度與射程還比較有限。

    再加上制造工序十分繁瑣,沒有辦法大批量生產。

    因此。

    這種水平的“連發弩”肯定是不能像普通的弓箭一般投入到大型戰爭之中使用的,最多也就在小規模短兵相接的情況下短暫壓制或是偷襲敵人。

    而且后世考古界分析,這樣的“連發弩”最初制造出來的用途,其實主要是為了給王公貴族防身之用。

    也是因此,“連發弩”的體型才會設計的這么小。

    這樣藏在古人比較寬大的袍子里面才更不容易被發現,能夠起到偷襲的效果,類似于武俠小說中經常提到的“袖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菏泽市| 二连浩特市| 历史| 千阳县| 梓潼县| 来安县| 新河县| 邛崃市| 临邑县| 阿荣旗| 彭州市| 恭城| 沾化县| 镇康县| 南京市| 卓资县| 上虞市| 乐至县| 临高县| 昆山市| 达州市| 军事| 农安县| 上蔡县| 绥江县| 江都市| 壤塘县| 松滋市| 淮安市| 青田县| 红桥区| 怀仁县| 石狮市| 商都县| 拜城县| 万源市| 微山县| 水城县| 桐乡市|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