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有重復。很快刷新。 榮意就坐在一旁,聽著李琳一直在叭啦叭啦。 這也算是他的‘榮幸’,整個天意的人都沒這種待遇。 在其他人眼中,李琳可不是話癆。 更不是娛樂圈八婆。 “如果是做偶練這種選秀,那天意就沒必要成立綜藝制作部門的。因為這是一些大型的娛樂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蛋糕,一家玩不轉。 尤其是圖騰集團旗下的TT視頻,就愛這種偶練選秀。 那些偶練成員,都是來自于各大公司。 沒背景,很容易就被各種原因淘汰的。” 又說了一會兒后,便對著榮意問道:“對了,你是準備搞時下最受歡迎的偶練綜藝嗎?” 榮意笑了,感情琳姨想岔了啊。 “不是啊,我是音樂綜藝,為新人、年輕歌手提供表演的舞臺。 不是歌手舞者和演員的大雜燴綜藝。” 李琳這才來了興趣,但也有限。 “我記得在十多年前,就流行選秀。分男生女生類的,也有不論性別的音樂選秀。那這個不新鮮了,你弄這個干什么啊?” “是聲音選秀,綜藝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華國好聲音》。” 接下來,榮意還將這個綜藝的核心玩法說了一下。 “這個《華國好聲音》呢,對于所有學員只有一個評判標準:聲音。 也就是說,除卻觀眾之外,四位導師是背對著參賽選手的。 選手是胖是瘦,是美是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聲音,是歌聲能否打動導師。 并且傳統的選秀節目,只有評委有資格選選手,評委和選手之間的權利是單向的。 《華國好聲音》能雙選。 比如一位選手的歌聲打動了兩位以上的導師,那么他就擁有反選的權利。就像是我們天意對人才的渴望,是需要跟其他公司競爭的。 還有一個跟傳統選秀節目不同的地方,那便是明星導師會和學員一起合作演出。 導師不僅僅是評委,也能是‘選手’。 更重要的是,《華國好聲音》這種導師盲選,背對著參賽選手對于華國、甚至整個藍星都是第一次。 那版權就至關重要了,以后我們還可能將版權出售給國外娛樂相關公司。” 榮意想的很深。 這個《華國好聲音》的版權,在前兩季絕不能交出去。后面的話,得錢給到位,才可能與‘電視臺’共享版權。 尤其是《華國好聲音》這五個字的中文名字的知識產權,一定要屬于我們天意文化。 包括‘好聲音’這三個字的商標也得屬于我們。 為什么沒帶華國兩字? 因為帶‘華國’是不能注冊商標的。 李琳聽到這里時,她心里就有數了。 就算這個節目不能大火,但最起碼不會虧本。 再說了,榮意都把事情明明白白交給她了。如果后續出了問題,她就得負主要責任了。 “我們要獨立制作這檔綜藝,是不能跟電視臺分享版權的。 除非是節目走下坡路了,再加上‘利益動人心’才允許分潤一些好處出去。 而我又為什么要強調制播分離? 一旦合作,那我們就得跟電視臺達成‘某種程度上共同投資、版權共用、共同制作、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形式。 可對于我來說,制作這節目,壓根就沒有風險。 哪怕電視臺不播,我放到網上播一樣能賺的盆滿缽滿。” 榮意有這個底氣。 別的不說,光TT視頻就非常想跟他合作。 之前的《萬萬沒想到》第一季和第二季,外加《最好的我們》沒吃下,可是讓他們好一頓埋怨。 流量就是這樣,此消彼長。 更何況,他們也眼紅這龐大的利益啊! 而奇異果就更不用說了,哪怕賠錢都較為愿意搭上榮意這條線。只要榮意沒在娛樂圈翻車,那就有利用的價值。 “雖說我們在制作節目前,就跟電視臺合作的話,好處是非常明顯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