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席大師負責對冶鋼的檢驗,這一點也很重要,因為煉制都是人工,有哪一點出現差池,都會失敗。 檢驗的環節必不可少,不然出現質量問題,最后使用可是會要命的。 而王輔臣則是負責統籌。 三人分工明確,王康也很滿意,這樣的話就會形成規模,實現對鋼材的量產。 這邊結束王康來不及清洗換衣,又來到了與這緊挨著的生產水泥地方。 相比冶鋼,水泥的燒制就比較簡單了,主要原料石灰石,黏土等都是現成的,只需要燒制即可。 這里被王康安排特地的隔離圈住,跟其他區域做了劃分,而且他還給工匠們發放了簡易制作的口罩,用來防塵。 因為制作簡單,連番幾日已經生產出了不少水泥,堆積成片。 現在已經有鋼材產出,就可以配套混凝土在邃道里做支撐了。 按照王康的設想,這一步是同時進行的,做支撐跟開挖并不影響,而且現在進度很快,每日都在延伸。 兩者結合才能提高效率。 但有一點是比較麻煩的。 混凝土其實是用水泥做凝膠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的水泥混凝土。 這種是最普遍的,也最容易做的,又叫普通混凝土。 但這其中有一個難點,攪拌和灌注。 在現代這都是用專門的機器完成,有攪拌機,輸送車等,這一點尤為重要,稍有誤差,混凝土的均勻性,就難保持,會出現分層和離析的現象。 為了避免這種,王康決定直接就在隧道施工現在制作混凝土,攪拌的話可以用牛,馬等代替。 至于灌注也只能用人力了。 王康在這邊做了安排,吩咐了工匠先行配料運送,做準備工作,等全部齊全,就開始做鋼筋混凝土,支撐隧洞…… 【作者題外話】:今天依舊五更萬字,求票!另外建設緊鑼密鼓,征集好點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