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裴琰之點頭言道,“哪個敢坐社稷!” 說完,兩人都是一甩袍袖,扭頭下場去了。 這時,李良悄悄的在一旁上臺,看著孟廣路的背影,不敢上前。 而孟廣路好像是若有所查,扭頭一看,正是太師李良,于是孟廣路扭過頭來,用手點指李良,口中大笑了三聲,單手一抖袍袖,瀟灑異常的下場去了。 氣得太師李良等到孟廣路的身影都看不見了,才敢走上臺來,怒視著兩人離開的地方,狠狠的呸了一聲,然后氣急敗壞的言道,“這兩個大大的奸臣!” 臺上李正素開口言道,“太師上殿!” 看著走上殿來的太師李良,李正素也是余怒未消的唱道,“老王當初作事差,銅錘不該賜徐家。七月十三交天下,八月十五坐中華。” 唱完,李正素一揮手,旁邊的大太監將龍書案上的金鑲玉璽拿了起來,來到了太師李良的面前,將玉璽交到了李良的手中,李良也是將尚方寶劍交給了大太監。 李正素帶著手下的宮女太監下殿去了。 臺上只剩下了太師李良,只見他扭過頭來,雙手捧著金鑲玉璽,一臉的快意和奸詐,張口唱道,“喜呵呵來笑呵呵,大明江山我坐著。八月十五登龍位,先殺那徐延昭,后斬楊波!” 唱完之后,太師李良大笑著下臺去了。 到這里,大保國這一折算是唱完了。 戲幕拉上,臺上開始把道具更換。 戲幕拉開,裴琰之在后臺唱道,“為江山愁得我容顏變,” 唱完這一句,裴琰之從上場門走出來,來到了九龍口處,雙手捧起自己的髯口,令人心驚,之前裴琰之所飾演的楊波的髯口是花白色的,在京劇行話里,叫做黲。 京劇演員的髯口是有講究的,一般老生演員都是三縷,頜下一縷,兩腮各有一縷,可是成為“三”,顏色分為黑,白,黲,黑色代表的是中年,黲代表的是中老年,白代表的是老年。 裴琰之開始帶的那個黲色的,可以叫做黲三,如今帶的可以成為白三。 這就是傳說中的七日白頭! 裴琰之托著自己的髯口,一臉悲切的唱道,“好似伍員過昭關。八月中秋一眨眼,不見趙飛搬兵還。” 這時,楊世祥、楊大郎、趙飛、馬芳、楊公子同上,來到裴琰之的面前,一齊拜到,口中言道,“拜見爹爹!” 裴琰之就帶著這些人離開,準備去保護皇陵,不被賊人所占。 裴琰之等人下場之后,孟廣路帶著自己的四位家將上臺。 在臺上,孟廣路表述了一番自己的一片拳拳之情,忽然聽到一旁人聲馬嘶叫,頓時面色大變,還以為是太師李良帶兵前來逼宮。 裴琰之和孟廣路文東武西的站好,其他的人雁別翅排開,站在二人的身后,保著二人。 本來這里裴琰之和孟廣路第一次對戲的時候,孟廣路直接就唱道最后一段,中間有一大段的唱詞省掉了,但是裴琰之有些不解,便問道,“孟先生,這中間不是還有一段夸楊家兒郎的詞嗎?您怎么不唱呢?” 孟廣路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裴琰之,笑著說道,“以前是有的,但是由于這三折戲太耗體力了,而且這一段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吃力的,按照我們的規矩,下一折二進宮才是重頭戲,所以這一段就給省了!” 裴琰之則是有些遺憾的說道,“那真的是可惜了,這一段可是您丘派的經典唱段啊,真是可惜了!” 孟廣路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精芒,但是并沒有言語,再接下來的排練中,孟廣路依然沒有唱這一大段,但是在今天上臺之前,他跟其他的演員低聲說了幾句話,讓這些上來走一個過場的演員們都是有些驚訝的看著孟廣路,不住的點頭,眼中也是精芒四射。 孟廣路拿著銅錘,拱手唱道,“一文一武表衷腸,” 聽到孟廣路唱這一句,裴琰之頓時心中猛地一跳,原來他們對戲的時候,這里可不是這一句,沒想到孟廣路竟然會臨時改了,但是裴琰之并沒有錯亂,因為這些戲詞全都在他的腦海里,而且這一段還是裴琰之最希望孟廣路表演的那一段,也是整個《探皇陵》里最經典的一幕,不過現在很多的大探二,由于時間過長,全是唱工戲,一般的花臉演員根本就頂不下來,所以這一段都給省略了。 裴琰之開口接著唱道,“敘一敘大明朝錦繡家邦。” 孟廣路提前并沒有給裴琰之說自己要唱這一段,也是想要抻練一下他,看他的隨機應變能力如何。 臺下的李正素也是一拍自己的額頭,這個老孟,又玩這一套,這可是梅蘭方京劇團新年的打炮戲,你是真不怕出事啊,這要是放在李正素還是團長的時候,估計臉上都能凝出冰霜來了,但是現在的李正素,則是若有所思的看著臺上的兩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