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東福切了一聲,“咋的,你還想管我啊?你們這一天天去下館子,吃得飽飽的,怎么不管我呢?” 陸西樓下意識地就要拿個饅頭給他,他以為陸東川帶倆饅頭是給他們自己準備的,那他不吃給陸東福也行。 陸東川卻摁住了他的手,淡淡道:“行啦,回教室了。” 陸西樓就跟著他走了。 陸東福在后面看著,氣道:“什么東西,跟我顯擺個屁!” 另外幾個同學也開始議論,“有個當干部的爹就是好啊,給娘找個飯店工作,孩子也能去吃香的喝辣的,簡直不要太舒服啊。” 他們一邊說一邊氣呼呼地回教室去,又開始扎堆說陸東川和陸西樓下館子吃好飯的事兒,就有人開始說陸元武當了火車站長,拿物資可方便了。 “南來北往的火車都在咱們這里停,那什么錄音機、電風扇都有,還有各種布,吃不完的米面,還有整豬……”他們說得天花亂墜,說別人八卦、謠言,總是不負責地越說越離譜,越說越帶勁,連老師進教室都沒聽見。 數學老師一嗓子給他們喊回去,“上課了還說什么呢?趕緊交作業!” 他讓把作業拿出來,結果很多人根本沒做,昨天學的什么,很多人也根本不知道。 數學老師那暴脾氣更壓不住了,“你們還真是爛泥糊不上墻,破罐子破摔!學習不是自己的事兒?你看你們一個個的!你們整天坐在這里想什么?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為什么坐在這里,還不如回家種地去!” 下面有學生開始嘟囔,“當然是為了補貼啊,難道是為了考大學啊?也不看看給不給考。” 數學老師火氣上來,說話有些急了,“看看人家一班的陸東川和陸西樓,人家比你們小了好幾歲,人家學習比你們認真一百倍!” “他們爹是軍官呢,人家高中畢業就舉薦去讀大學,能跟我們一樣嗎?”有同學不以為然,心里嫉妒又不服氣。 在文化運動以前,當地學制是六三三制,讀到四年級算初小,讀完六年級算高小,初中高中都需要考試錄取,各自三年。運動以后學制要改革,改成了五二二制。這樣導致學生們更加不好好學習,從73年開始本省又改為五三三制。 而當地孩子們讀書,生日在上半年的8歲讀書,生日在下半年的9歲讀書,所以能讀初一的最小也十三虛歲,基本都是在十四歲左右。 可因為有陸東川和陸西樓倆還不到十一歲的比著,就顯得他們特別無能。 尤其是陸東福,他今年14歲卻才讀初一,倆堂弟弟那么聰明俊秀,他卻空長個子和腦袋不長智慧,自然少不得被人拿來比較嘲笑是個草包。 他能不生氣么,他要氣死了。 陸元武和沈雁秋不拿他當回事,顧仁和徐家豪也就知道巴結陸元武跟沈雁秋,現在都不和他玩了,他就恨得要命。 可他知道自己對陸元武做不了什么,那就只能欺負陸西樓和陸東川來發泄憤怒了。 下課以后,陸東福幾個又湊一起數落,“一樣的人咱們咋就那么倒霉?整天被老師拿倆臭孩子羞辱,真是男子漢的尊嚴都給羞辱沒了!” 他這么一挑頭,其他男同學也有不樂意的,尤其嫉妒陸東川和陸西樓的。 從前陸元武“犧牲”了,雖然陸東川和陸西樓長得俊俏學習好,同學們大部分也不會嫉妒,畢竟不管他們多優秀親爹卻沒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