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試飛員張軍全服武裝,登上飛機后,又帶上了VR頭盔,面對甲板上一熱鬧的人群,深深地吸了幾口氣。 VR頭盔作為一種高端產品,云海號其實還沒辦法生產,大多數的零部件還是那兩臺3D打印機,強行打印出來的。 兩臺來源于夏文明的3D打印機,產能雖然不高,但應對這些高尖端的產品,也算是綽綽有余了。反正人們也不追求大規模的量產,哪怕成本高一點,問題也不大。。 “希望能夠成功吧。”這么重大的事情,陸一鳴自然來到了試飛現場,觀察飛行情況。 他并不會開飛機,只能來到這里當觀眾了。 “如果成功的話,我們就有了關于反重力引擎的使用經驗。”一位相關設計專家看上去相當有信心,主動找到陸一鳴攀談起來,“我們都有點擔心飛機的性能太好了,導致飛行員駕駛起來不習慣。” “性能太好了?”陸一鳴笑著問道。 “是啊,加速度變大了,飛行速度自然也會變快!飛行狀況和傳統的飛機完全不一樣了。反重力引擎,可是有42噸的推力啊,輕易就能夠突破音速。理論上在大氣層中,能夠輕易達到5倍的音速,不過這一次的試飛,速度上限被限定在了3.3倍音速。” 這位專家一臉得意說道。 人類曾經最好的飛機,差不多也就是2倍音速的原樣子,但那可是結合了整個國家的力量啊。 他們這么一小撮人卻制造出更好的飛機,哪怕借助了夏文明的科技,也足以值得自傲了。 “好在我們人類也和以往不太一樣了,身體素質經過強化后,能夠承受更大的力量,神經反應速度也會加快。否則還真的沒辦法駕駛這種飛機。” “這倒也是……”陸一鳴笑道:“這種反重力引擎,原先是讓人工智能來開的,電腦的反應速度可比人類快得多了。” “對了,宇燕一號為什么還是傳統的氣動布局?不應該是飛碟嗎?” 這位專家苦笑道:“飛碟,哪有這么容易?一方面是傳統布局的氣動方程式已經吃透了,不容易出錯,咱搞定這架飛機只用了一年不到,如果不用傳統布局,新的計算時間怎么夠啊,我們連風洞都沒有。” “另一方面,在大氣層中飛行,還是得減少摩擦力,傳統的氣動布局也是不錯的。” “跑到太空中倒是不用流線型的飛機了。” 陸一鳴點了點頭,這倒也是,正常的飛機從研發到生產,再怎么也得十年的時間。 現在這種幾個月搞定的飛機,必然得抄襲以前的一些科技結晶。 他又問道:“計劃制造多少新式飛機?” 這位專家想了想,說道:“我們總共獲得了六個反重力引擎,所以六架反重力飛機是至少的。預計制造4架戰斗機,2架運輸機。” “普通的飛機也會嘗試著制造一些,像直升機之類的。不過……呃,相關經費還沒有申請下來。再制造更多普通的飛機,倒也不是不行,但維護成本會大大上升,咱云海號這邊養不起太多的飛機啊。” 陸一鳴抓了抓鬢角的頭發,也顯得有些無奈,現在人類要研究的東西太多了,靈能護盾的制造占據了一半的經費,各大研究所都在爭取另外的一半經費,再多的資源都不夠分配的。 哪怕這些專家天天加班加點,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位專家倒了一會兒苦水,又回歸原本的話題:“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運輸機的數量可以更多一些,戰斗機反倒不是那么的重要。他們想要制造3架反重力運輸機,3架戰斗機。總而言之,雙方還在爭執當中。” “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數量了,6架反重力飛機。其他的飛機,制造費用和反重力飛機差不多,但燃油價格太貴了,維護成本大大提升,所以計劃弄些廉價的直升機也就完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