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岐山劍冢, 山下百十里處有一小鎮名為臨淄, 少年郎靴底踏在長街微涼的青石板上,抬頭望著遠處那座極盡巍峨的高山輪廓,下意識的解下系在腰間的酒葫蘆舉到耳邊晃了晃,沒有半分聲響,不信邪的,解開酒葫蘆的塞子舉到嘴邊,可等了十幾個呼吸也只是等來一滴便是潤嘴唇都夠嗆。 “這一趟三千里還是挺遠的……” “好不容易到了,可,臨了……” “劍仙打架,總不能缺了酒吧?” 少年郎啞然失笑道,細細看去少年郎嘴唇有些干裂,身上的布衣已經滿是風霜,靴底也磨薄了許多,就算是半步一品的修為趕來也是耗費了半旬的功夫,畢竟這三千里其中還不知道要跨過多少山川百岳,江河湖泊。 何況自己還沒徹底邁入一品自成天地,不能做到真氣源源不絕的地步,那種一步百丈類似神鬼怪志中縮地成寸的本事,還得少用,用多了可就沒力氣打架了。 “罷了,罷了……” “還是明日再上山吧,打上一壺酒,吃上兩斤牛肉,在美美的睡上一覺,明個兒神清氣爽的登山想來也是極好的。” 少年郎莞爾一笑,仰頭看去天色漸晚,已近寅時日落黃昏,可見百姓家中裊裊炊煙,可聞長街孩童嬉戲玩鬧,這是一個尋常的小鎮,可因為鄰近岐山的存在又顯得不那么普通。 邁步到長街中央, 這里有一家酒樓, 也是鎮上唯一一家酒樓, 閑來無事平頭百姓自然舍不得去酒樓吃上兩頓,所以平日里酒樓接待的都是路過的三教九流之人,生意說不得有多差,可也談不上好,畢竟早些年劍在岐山劍冢死的人多了,慢慢地天底下也沒有那么多前來問劍的二傻子。 不過今日卻有些不同, 原本生意平平淡淡的酒樓外,確是圍滿了百姓,人群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滿滿當當密不透風,除了鎮上的閑散漢子,還有諸多三教九流打扮怪異的江湖客聚集在酒樓之外。 初始有些疑惑, 可當目光落到酒樓外一道劍痕上時,感受中那道劍痕周遭余下久久不散的劍意頓時了然于胸,也是這個沉寂了數百年的小鎮陡然出現一位二品劍客,單單是那些遠道而來的湊熱鬧的江湖客。也能讓這酒樓熱鬧許久何況還有個能說會道的說書先生吹捧事跡。 其實真要說起來對于這座小鎮而言,最直觀淺顯的景致,便是遠道而來去那酒樓里喝酒聽書的客人越來越多,最終人滿為患,有些恰好囊中羞澀的客人,便借坡下驢地跟酒樓掌柜伙計說他們不在乎位置,在門檻喝酒便是,反正也不耽誤聽說書先生說故事。 畢竟沒銀子喝不上劍仙喝的酒, 可沾沾劍仙的仙氣兒也是極好的。 少年郎收回思緒側耳聽去, “天底下誰都曉得,那岐山劍冢藏劍無數,劍道高手更是數不勝數,誰都想著登山砥礪劍意,順便拔出一柄名劍。” “殊不知!” “千百年來又有幾個人能活著走下岐山?” 說書先生是時長嘆一聲語調頓挫, “兩人!” “只有兩人!” “有史以來登山問劍者,除了那后來舉世皆知的劍仙徐外,便只有從那中原之地遠行三千里而來的外鄉人了,說來也是巧合,那人與劍仙徐九一同出自乾國……” “或許還有一人,他也是來自乾國,可算算日子,如今他正忙著大世之爭,想來是沒機會登山,就算是有怕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是咯……” “不過說來也是,以那人的身份而言,又怎會登山問劍,罷了,不提無關之事……” 那說書先生意猶未盡道。 抬眼看去, 酒樓正中一個留著余著兩撇漂亮八字胡的說書先生正唾沫橫飛的講著什么,底下的看官聽得如癡如醉,那說書先生說道興起時更是身子前頃猛然一拍驚堂木,隨后不疾不徐,娓娓道來,只余下滿堂喝彩。 “那波瀾壯闊的問劍之后,那劍客便下山了。” “那劍仙上山的時候背著的是一把平平無奇的木劍,可下山的時候確是多了一個木匣,你們猜那木匣里藏了多少把名劍?” 那說書先生摸了摸漂亮的八字胡笑意盈盈的問道底下的聽眾道,也趁著這個功夫喝口茶水潤潤嗓子。 “我估摸著少說也有十幾把……” 有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嚷嚷出聲道。 “你這個憨貨,” “你也不想想那木匣子里能裝得下那么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