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無衣-《開局就殺皇帝》
第(1/3)頁
“燕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燕皇重復著少年郎的言語輕聲喃喃著,
嘴角的笑容也越發的苦澀起來。
“可細細想來這名頭不要也罷!”
燕皇抬腳邁步走到那大殿門口,望著這蒼茫燕地的萬里河山,大袖揚起,擦了擦眼眸,不知為何只覺得每一寸土地都是紅色的,因為每一寸土地都曾躺下過那所謂的悲歌之士,這天下的名頭是用無數條燕人的姓命堆砌來的。
“大世之爭?”
“似乎天下人都忘卻了在北邊還有一個燕國,千百年來中原腹地拋開內亂而言,可謂是國泰民安,各國國力更是蒸蒸日上,誰又記得我燕地百姓還在為外患而血流不止!”
燕皇大袖一揮對著中原的方向大喝出聲。
“姜相何在!”
“老臣在!”
姜湯明邁步走到燕皇身后行禮道。
“朕登基那年,我燕國將士傷亡如何?”
“回稟陛下!”
“陛下登基之時,正逢數十年難遇的大雪,我燕地北境數十郡縣近乎顆粒無收,災民上百萬計,遍地餓蜉,便是樹根草皮也是啃食殆盡,不得不以觀音土充饑,更是有閉塞之地百姓掩面而泣,易子相食,災后登記造冊,百姓少了整整二十三萬五千余!”
“北方游部族,不見草場,牛羊凍餓死傷無數,數十部落聯合南下,兵過十萬,鐵騎浩浩蕩蕩,遮天蔽日,陛下親率二十萬大燕將士北上,抵擋蠻夷南下,那一戰,我大燕戰死將士共計九萬八千六百余!”
姜湯明高聲回稟道,
“此后二十年我燕地如何?”
燕皇再度出聲。
“歲三,南邊十萬山嶺忽逢蟲災,山林間無以為繼,三大部族,派遣青壯共八萬人出山,在我燕地燒殺搶掠,攻城略地,我大燕二皇子姬昌率五萬大燕兵卒南下平亂。”
“被屠戮城池兩座,村莊不計其數,我大燕百姓死傷三萬余,我大燕將士死傷兩萬余,我大燕二皇子身死南邊,死之前不愿回都城,自愿將其尸骨葬在那十萬山嶺,以此明志……”
“歲七,山越歸胥部落新王上位,率三萬青壯出山……”
“歲十三……”
“歲十七……”
姜湯明一件一件細細數來,到了最后便是語調中都帶著輕顫抖,不知何時眼角有一滴濁淚滴下,滴落在這燕國朝堂之上。
“下去吧。”
燕皇揮了揮手,姜湯明默默退走。
少年郎確是早已經思緒萬千,這段不為天下人所知的歷史如今落到了自己耳中,只覺得莫名的震撼,往日總覺得自家老爹已經算的上愚笨,頑固,如今才曉得天底下還有一個國家,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如此“頑固”。
“可真要說起來,”
“那些蠻夷還看不上咱們這苦寒的燕地!”
燕皇突兀自嘲一笑。
揮手指向北方的肅慎,
指向那十萬山嶺的山越野人。
“他們,眼得流口水的是那塊肥肉!”
“心心念念的是中原腹地,”
“朝思暮想的是揚州牧馬,”
“心神馳往的是千里沃土!”
“本皇不妨說句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話!”
“若是換做他人,大可讓出道路,放任蠻夷南下,甚至于與之結盟,瓜分中原那富得流油的膏粱之地。”
開門見山,
沒有絲毫的委婉,
同樣沒有絲毫的矯情,
……
“可……”
一聲輕嘆傳來,
“我姬氏余有祖訓。”
“縱然宗廟斷絕,”
“縱然祠堂塌陷,”
“縱然基業崩滅,”
“也絕不能讓諸部蠻夷南下半步!”
燕皇眺望著遠處的祖宗祠堂輕聲念叨著,語調漸漸低了下來,眼眸中帶著說不出的悲涼,可那老邁的背影卻透著莫名的豪氣。
“朕,流淌著姬氏的血液,”
“朕捫心自問,我姬存希從未有愧于我姬氏先祖,我姬氏旁支嫡系,皇親國戚,亦是如此,便是朕的九兒也是這般……”
燕皇回身望著那一身戎裝的姬酒兒苦笑著,手掌搭在自家女兒的肩頭,眼中帶著欣慰,和認可,是自己姬存希的種!
……
“薊樓望燕國,負劍喜茲登。”
“清規子方奏,單戟我無能。”
“仲冬邊風急,云漢復霜棱。”
“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
少年郎看著燕皇嘴角微不可查的苦楚朗聲道,講到底燕地本就處在異族的夾縫之中,不管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還是山林中的山越蠻夷東出,皆是燕地百姓首當其沖,所謂慷慨悲歌并非所愿,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其中酸楚誰又知曉?
“壯志饑餐蠻夷肉,笑談渴飲肅慎血。”
“外臣,對燕地男兒仰慕已久!”
少年郎望著還在怔神中的燕皇高聲道。
“幽燕之地,自古號多豪杰,名于圖史者往往皆是,如今正值大世之爭,天下風云涌動,我大乾愿與之交之,共結同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松江区|
沧源|
观塘区|
玉门市|
阿克陶县|
昌邑市|
通江县|
资溪县|
华池县|
兴文县|
华蓥市|
东丽区|
上高县|
同仁县|
隆昌县|
大荔县|
平阳县|
仁怀市|
克什克腾旗|
开原市|
德江县|
浦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平凉市|
玛曲县|
拜城县|
阿坝县|
临沭县|
藁城市|
独山县|
大足县|
铁岭市|
沙河市|
班戈县|
垦利县|
三河市|
富阳市|
灌阳县|
博罗县|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