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逆流而行-《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1/3)頁
“向使當(dāng)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好句子,好句子,皇兄啊,你準(zhǔn)備不準(zhǔn)備把這首詩宣揚(yáng)出去?如果你不打算宣揚(yáng)的話,不如給弟弟一個竊名的機(jī)會唄?改天傳出去,就說這首詩是魏王李泰寫的!”
可能是不知不覺間念了出來,結(jié)果把李泰這家伙給吸引過來了。
再看看長孫,只見長孫長大了嘴巴,很是驚訝。同樣驚訝的還有很多人,盡管多數(shù)人一首詩都不會背,也不會寫,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覺得寫詩的人厲害。
拍拍手,長孫從驚訝中自拔而出,笑道:“承乾你這首詩寫得簡直精彩,母后這就幫你記下來。”
筆墨這東西,還是要帶著的,就在舟上,長孫用她那娟秀的字體將白居易的這首詩給記錄了下來。
李承乾發(fā)現(xiàn),古人的速背能力簡直厲害,例如長孫,八句詩,只是聽了一遍就記得分毫不差。
又剽竊了一回,李承乾卻不再覺得羞臊了。人總是擅長在他人身上,或者語句中給自己找做壞事的理由。比如,當(dāng)初讓背誦課外詩詞的小學(xué)老師不就說過?好好背下來,背下來的東西才是你的東西。
再說,白居易等人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會出現(xiàn)在世間呢,在他們之前拿到了版權(quán),到時候竊名的反而是他們,嘿嘿嘿。
想想自己腦海里還保留著印象的唐詩宋詞,李承乾對自己的“文人生涯”就充滿了信心。
兗州(聊城)是下等州,雖然把控著運河,卻沒有獨孤昭這樣有眼力的官員開辟港口,商人們不滿的同時,卻也不敢跟兗州刺史討要修建船港的權(quán)力。因為不重要,所以兗州并沒有足夠的常備府兵,大船進(jìn)入兗州境內(nèi),沿岸只有稀稀疏疏的護(hù)路兵,漫長的運河,沿路的府兵加起來,怎么也超標(biāo)了。估計是兗州刺史跟德州之類的州府借了兵力,正在打腫臉充胖子。
水賊一役,火藥武器到底剩了不少,雖沒辦法裝備親率全軍,但是有它們在,人還是有底氣。就算地方州府不派出兵力護(hù)送,按理說兩千親率,怎么也能在大唐境內(nèi)橫著走了。
運河的河面很寬闊,河道上偶爾還能看到打撈爛水草、刺探河水深度的船只。這些人不是地方官府派遣的,而是商人自發(fā)分配下來執(zhí)行。都說商人將本求利,一毛不拔,可是這種涉及到商人共同利益的事情,他們從不落人后,出錢出力的時候絕對不會覺得虧了。
別看趙奇在鄭州能夠統(tǒng)領(lǐng)各路的頂級散商,看起來風(fēng)光無限,要知道招待太子一行人的經(jīng)費,大部分都是他出的。
因為這些商人的勤勞,運河之上泛舟,絲毫感覺不到顛簸。
“咱們大唐能跟運河相比較的工程,大概也只有長城了吧!”
聽到李承乾這句感慨,李泰在一邊說:“確實差不多,當(dāng)初秦始皇修筑長城,不知道累死了多少民夫,隋煬帝開挖運河,也不知道害死了多少百姓。秦朝萬世基業(yè),兩世而亡,隋朝千古基業(yè),算起來也是兩世而亡。兩個人都是不把百姓放在心上的蠢貨,他們的朝代因此而覆滅,也就情有可原了?!?
李泰話音一落,頓時好多人都拍手叫好,唯獨沒拍手的,只有長孫和李承乾。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泰来县|
嫩江县|
乌拉特前旗|
集贤县|
璧山县|
德保县|
扎鲁特旗|
托里县|
子洲县|
浏阳市|
婺源县|
喀喇沁旗|
翁牛特旗|
浮山县|
邹城市|
萨嘎县|
咸宁市|
潞城市|
天长市|
登封市|
拉孜县|
昌图县|
门头沟区|
南召县|
萨迦县|
井研县|
云和县|
嵩明县|
苍溪县|
平昌县|
高要市|
长丰县|
靖远县|
当阳市|
正定县|
汉源县|
兴城市|
商城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