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四十五章 逆流而行-《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2/3)頁

    看到這一幕,李承乾只能無奈的笑笑。事實上,他和長孫才是最清楚內幕的人。

    還是那句話,哪有真正的善人和惡人?哪個不是不黑不白灰不拉幾的在塵世胡混?

    不管是隋煬帝還是秦始皇,兩個人都是被史書給釘到恥辱柱上的人。就像后世某位養活世界人幾十年的老人,因為摸一手豪車就被罵上熱搜一樣,做了再多的好事兒,一旦做了一件錯事,就被劃分到了惡人的行列。同理,做了無數錯事的人,沒準兒什么時候就因為做了一件好事兒而洗白了。

    找誰說理去?

    見李承乾沒有贊同,長孫笑著問道:“承乾,你為何不拍手?可是有什么別的看法?”

    環視一眼四周,見都是熟人,李承乾才說:“其實吧,兒臣挺欣賞隋煬帝這個人的。運河始建于春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能便利一些。例如,吳王夫差命人開鑿邗溝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魏惠王開鑿的鴻溝,也是如此。

    再往后,運河的存在,讓南北的交通變得便利了不知道多少,否則的話,南北劃江而治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隋朝在天下統一后即做出了貫通南北運河的決定,其動機肯定不是為了征服誰,因為此時天下已經完成統一。

    就兒臣看來,隋朝這么做,估計是經濟方面的動機。中原在很長時期內,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比南方進步。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四百多年的混亂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沖擊,與此相比,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成為全國經濟重心。以前都是北方人看不起南方人,可是隋朝的初期就變成了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

    隋朝統一天下后,應該格外重視這個地區,然而隋朝定都長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隨經濟重心的發展變化南移。若是因此而遷都、調兵之類的,估計天下就亂了。那個時候的突厥,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燈。最差的情況,估計內憂外患會一起爆發。

    因此,朝廷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系,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不論是中央朝廷還是官僚貴族或是北方邊境。同時,長時期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時間長了,南北發展必定出現巨大的差異。楊家不管怎么說也算是北方人,一旦出現這樣的事情內戰將會在所難免。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到這一時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系。想要坐穩皇位,楊家就必須加強對南方的控制,增強南北的交流。

    另外,隋朝開運河不僅僅有經濟方面的動機,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門閥世族大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力量甚至一度能夠碾壓皇權。隋朝統一后,他們仍依恃其強大的勢力,企圖與中央政權抗衡。當時五姓七望還稍微老實寫,江南的氏族是最不老實的,他們的動蕩,使皇權面臨嚴重威脅。

    皇帝要實施對南方的有效統治,貫通南北運河勢在必行。同時,東突厥、高麗等邊境敵國,對中原亦是大患,隋朝派出大量軍隊駐扎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這樣一來,南北運糧路途遙遠,除了開鑿運河以外,基本沒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啊,至少站在皇帝這個角度來講,開鑿運河算不上單純的勞民傷財,反而具有深遠的意義。若不是運河的開鑿出現了問題,酷吏當道,百姓民夫如豬狗被役使。估計,隋煬帝也不會落得這么個謚號,受后人唾罵?!?

    一番話說完,李承乾抬起頭,見所有人都錯愕的看著自己。

    也是,隋煬帝到現在被口口相傳的謾罵不知道多少年了,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這就是一個十足十的暴君。自己這番話聽起來,怎么也有點為他開脫的意思。

    這不行啊,從眾才是所有人的生存之道。當所有人都在往東走,你一個人轉頭往西的時候,要么會被人潮裹挾著繼續前進,反抗不得,要么被踩在腳底下,被后來者踐踏。

    想到這里,李承乾就下令船隊靠邊停船,暫時歇息,回過頭來對目瞪口呆的眾人說:“我就是隨口說說,你們也別當真。也或許,這只是我主觀的臆斷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本溪市| 万州区| 邹城市| 嘉峪关市| 呼和浩特市| 洱源县| 公主岭市| 乌苏市| 界首市| 宜都市| 阿巴嘎旗| 凤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濮阳市| 峡江县| 潍坊市| 阿荣旗| 平塘县| 平顶山市| 滦南县| 垫江县| 临泉县| 始兴县| 新竹县| 富源县| 阿尔山市| 安阳市| 金湖县| 辉县市| 高州市| 揭西县| 曲沃县| 四平市| 广河县| 修文县| 中山市| 民县| 古交市| 隆林|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