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劉家村-《刀槍破胡塵》
第(1/3)頁
要重排新秀百強榜的消息一經傳出江湖,各六各派便緊鑼密鼓地積極準備,只要本派弟子能取得好名次,就是門派的榮光。但總有一些人不肯腳踏實地地鉆研武學授藝教徒,總想走終南捷徑。于是傳說中的七絕刀譜變成了查找和爭奪的目標。
幾乎可以肯定,奪命刀王吳天雄最后的歸所就在閬中盤龍山,于是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都在盤龍山秘密地搜尋。他們也不管七絕刀譜原本屬于雪山派,都想據為己有。
楊寒風見各路人馬都朝著盤龍山蜂擁而來,心里不免有幾分焦急。多年以來,雪山派沒有停止過對七絕刀捕的查訪、金銀雙劍和他們的女兒楊如煙一直在盤龍山秘密活動。但奪命刀王吳天雄的最后歸所實在太隱秘了,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
吳天雄本該是一代宗師,但他沒有另立門派,到死都是雪山派的金刀堂堂主。再說盤龍山里有個劉家村,原本是閬中俠魏宗英的隱居之所。魏宗英死了,他隱居的草廬冷月先還在。十月深秋,太陽剛剛升起,雁陣就凄鳴著橫過無云的天空。
劉家村五云峰下,一條清清的小溪繞村流過,村西頭,有一所紅墻碧瓦的大宅院,那是村中唯一的富戶劉長祿家。在那一處風景之外,牲畜的欄圈和百十座居民的小屋松散地分布在四周,處處都透著貧窮,
劉家村的人幾乎都姓劉,除了劉長祿家幾個長工和護院武師,不姓劉的只有三人。一個是秀奶奶的外孫女牟春英,十幾歲的小丫頭片子,再過一二年就可以嫁人了,其實姓什么并不重要。
還有兩個就有點怪了,一個是劉家村人已經許久不見的魏英宗,人稱閬中俠。劉家村原本是不允許外人居住的,村中共有三口古井,老輩傳說一井只能飲百人,如果村民超過三百人,就要另鑿新井。因閬中三山都有強人出沒,打家劫舍,魏宗英當初來時,村中富戶劉長祿的父親聽說他功夫狠,就極力主張讓他住下。加上他又很大方地拿出一筆銀子給村里建了個學館,村里人就讓他在村外的亂松崗下搭了三間茅屋。茅屋用竹籬笆圍著,還用松木板寫了“冷月軒”三個大字掛在正門上,已經在這里住了二十多年了。自從他住進劉家村,二十多年來果然再沒有土匪光顧這村子。
倘若武林中人知道劉家人的想法,必定好笑,快刀門第一好手住在這里,還有誰敢往刀口上撞?可是近來又有強人出沒,閬中俠外出不見回來,劉家村人當然不知他已經死在桃花下,永遠回不來了。
當年村里學館建起來后,村里人就要請個學究來坐館。恰好有個游歷的士子,說是姓伍,請求在村學坐館,村民們聘用了他,都稱他伍先生。
閬中俠在劉家村時,春秋時節,基本上在行走江湖。冬夏寒暑難耐,他一般都不出遠門,白天在盤龍山中轉悠,晚上就給村人講述武林掌故、江湖見聞。他在盤龍山上轉了二十多年了,有人說他想求仙訪道,有人說他是上山練功,眾說紛紜。反正如今人已經不在了,也懶得猜度。
坐村館的伍先生也愛到山中轉悠。這種村館,不同于官學,專在農閑時教授孩子們讀書識字。因此,伍先生進山的時間,恰好與魏英宗相反,專在春秋農忙時節不教書講學時去山里。伍先生為什么也要去爬這高聳入云的盤龍山呢?沒人能猜透,有人說讀書人喜歡登高作賦,伍先生準是愛盤龍山景色雄奇秀麗,因此總在春花滿崖紅葉滿山的時候進山賞景。
伍先生和魏大俠為什么進山?為什么二十多年一直保持這種習慣?反正不會加深劉家村的貧窮,因此沒人去深究。
其實伍先生不姓伍,他姓潘,叫潘宗華,是袁云裳收羅的銷魂教第一個門徒。
那還是十幾年前的事,當時袁云裳初到黃牛山,門下只有幾個仆婦。長寬妙手雖已臣伏,但平時住在夷陵城里,有事才聽傳喚。一個夏日,袁云裳采藥累得一身臭汗,見小龍潭碧波蕩漾,山中又無他人,就脫得一絲不掛跳進潭中沐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阳曲县|
昭觉县|
青神县|
志丹县|
蓝田县|
广水市|
突泉县|
阳江市|
满洲里市|
岚皋县|
余干县|
阿拉善右旗|
个旧市|
平湖市|
遂溪县|
留坝县|
鄂托克前旗|
梓潼县|
新野县|
龙里县|
新闻|
通辽市|
鱼台县|
施甸县|
简阳市|
海原县|
昌江|
乌拉特前旗|
新巴尔虎左旗|
绥中县|
威宁|
志丹县|
连平县|
新龙县|
宁远县|
南平市|
抚顺市|
张家口市|
泾源县|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