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實上。 能想到這一點并不只有李想。 在各大訓練家論壇里,也曾有人如此想過。 但無一例外,他們要么失敗了,要么干脆沒了下文。 為什么? 主要是難點較多。 首先,一心兩用一個意念控制兩個身體,本就是一種極其高端的操作。 絕非左手畫圓右手畫方這么簡單,耗費的精神也不是尋常能比的。 現階段,無論是鋼鎧鴉亦或者甲賀忍蛙,都只能說將注意力放在本體或其中之一上,另一個像掛機一樣放置著。 兩個一起動,毫無疑問它們暫時是做不到的。 其次。 純粹由體力構成的替身中,加入本不該出現的,可以由替身調配的屬性能量……過于困難。 探本溯源,屬性能量和體力的基礎,來自于所謂的生命能量。 也就是最終兵器汲取的能量。 小精靈正是因為擁有這種“物質”,屬性能量和體力才會源源不斷地被補充回來。 相當于魔力池和體力池這兩個容器本身。 李想想讓替身使用招式。 大致有兩種辦法。 一種是切割一部分生命能量下來,灌入替身內部,是它成為類似甲賀忍蛙的真正“生命體”。 自動產生體力和屬性能量,達到源源不斷的效果。 但生命能量和寶可夢進化一樣,都是本世界科學暫未研究透徹的未解之謎,如果將其當成消耗品,肯定是對甲賀忍蛙有影響的。 具體有多少影響,李想并不清楚。 另一種,則是直接灌注轉化完畢的屬性能量,固定為某個屬性的招式。 譬如赤紅的皮卡丘,用出來的就是電屬性的十萬伏特。 李想個人認為第二種會稍微靠譜一些。 或許第一種厲害不知道多少倍。 可無論是分割生命能量,亦或者注入替身體內達成源源不斷的效果,都屬于特別高級的操作。 絕非如今的甲賀忍蛙能夠完成的。 所謂知易行難。 光知道原理,在腦子里猜測是沒有用的。 任何奇跡都需要大量的實驗,以及運氣的眷顧,才能將其完成。 李想暫時沒研究第一種的條件,不如先著手第二種,等以后有機會有財力了,再去研究第一種。 生命能量的奧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參透的。 現階段。 高速成長期內,執著于這么一個招式,也是不值當的。 …… 十一月中。 李想和甲賀忍蛙做好了前提準備,開始實驗、探索新能力。 實驗的主要內容分為兩塊。 巨大水手里劍,以及替身攻擊。 這兩塊是甲賀忍蛙除了學習新招以外,需要著重關注的事項。 前者自進化開始,一直有在勤加練習。 但由于每次輸出的屬性能量有限,導致進展十分困難。 李想不得已,將其也改換成了長時間蓄力的招式。 先解決成型的問題,再解決耗時的問題。 他心中的參照物,是小智的羈絆忍蛙進化時,身后會出現的蝴蝶狀水流。 嘗試將水屬性的能量固定某一處,保持其穩定的同時,不斷地往里面加量。 最終形成巨大的水手里劍。 原理大致是這樣。 起初肯定是不斷碰壁。 水手里劍在放大的過程中非常不穩定,就像一團爆燃的火球那樣,十次有九次突然炸開。 剩下一次直接潰散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