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在茶樓,跟大德叔、符伯他們說起來,大德叔問我,什么大日子?要搞得這么隆重?我跟他們說,沒什么,就忽然覺得想唱歌,想給你們唱歌!” 楊涵抱著吉他,站在舞臺上,沒有主持人,他自己就用聊天的語氣,跟臺下的北朗村鄉(xiāng)親們笑著說起來。 “大德叔說,想唱歌就唱歌嘛,干嘛還要搞一個晚會?我說,那可不行,厚此薄彼不是我性格,既然要唱,那也給咱們村里其他老爺子、老奶奶,給咱們村里的小孩一起聽聽嘛!” “所以這個晚會就這樣,很任性地說開就開了!” 楊涵的話,輕松隨和,雖然沒有很搞笑,但這樣沒有距離感的聊天方式,還是得到了臺下觀眾們會意地笑聲。 “當然,我一個人唱,大家肯定也覺得單調(diào)!所以,今晚不只是我一個人唱,還有我們公司的幾個大家肯定都很喜歡的藝人,還請了咱們村兩個優(yōu)秀的孩子,伊伊和霏霏,今晚一起給大家唱唱歌……” 嘮嘮叨叨地說了一會兒開場白,楊涵才準備切入自己的第一首歌:“今晚給大家唱的第一首歌,其實也是特別為咱們村的長輩們準備的,你們辛勤了大半輩子,為了村里的事情熬白了頭,也折彎了腰,可以說,北朗村現(xiàn)在的平和幸福,離不開你們的貢獻!這首《山丘》,獻給你們!” …… 再次唱李老師的歌,特別是唱這首《山丘》,楊涵知道,自己的水平還不見得能唱出李老師滄桑和倔強的味道。 但這首歌確實是很適合唱給這些老爺子,也正如楊涵說的那樣,他們雖然都上了年紀,但十幾年前、幾十年前,這個村子能夠在大都市滾滾的歷史車輪下面,還能保持得這么完好,絕對離不開他們的貢獻。 誰不曾年輕過?在符泰寧、黎大德,又或者是村長黎海榮年輕的時候,他們何嘗不是意氣風發(fā),何嘗不是時代的弄潮兒呢? 楊涵和他們的交情追溯不了那么遠,可是,他也見識過大德叔還有頭發(fā)時候的模樣,也見識過符泰寧老爺子頭發(fā)還是烏油油的那個模樣,所以,懷揣著這樣替他們驕傲的心情,楊涵彈著吉他,唱起了這首《山丘》! …… 《山丘》這首歌,節(jié)奏特別慢,前奏更是慢到讓人覺得坐在椅子上,抱著吉他,悠悠然地彈著吉他的,不是一個只有四十歲、外表看上去更年輕的男人,而是一位在舞臺強燈照耀下似乎有些頭發(fā)花白、垂垂老矣的老人!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楊涵唱的時候,他把自己代入到了那個看透了人生的狀態(tài)中,只是每一個停頓的用力方式,他還是學了李老師的,盡量唱出原有的豁達和不屈! “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讓人輕輕地唱著,淡淡地記著,就算終于忘了,也值了……” 其實這首據(jù)說被李老師雕琢了十年的歌,歌詞寫得看似平凡,可每一句都很到位,也很有深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