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余生安下場之后,和樂隊一起坐在后臺休息、聊天。 大家都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孫傳甲道:“沒想到現場效果會這么好,跟參加《好粵語》的感覺完全不同,沒有比賽壓力,全情投入表演,盡情享受觀眾們的掌聲和歡呼,像開演唱會似的。” 歐陽載笑道:“我們是沾了余老師的光,這三首歌太棒了,每一首都可以單拿出來表演,更不用說連唱。” 唐拂舉起手機展示給三人看,道:“網上已經炸開鍋了,全在討論,好多人說聽哭了。” 孫傳甲道:“《同桌的你》是有哭點的,我第一次聽都很感慨。” 唐拂道:“我沒有同桌情懷,不過我每次聽《那些花兒》都想哭,想起我大學的那幾個閨蜜了,畢業的時候,大家約好以后常見面,現在都很少聯系了。” 歐陽載理解地點點頭,:“這首歌本身就是唱友情的,懷念青春。” 孫傳甲看向余生安,問道:“余老師,我確認下,這首歌真不是唱您前女友們的嗎?” 余生安大笑:“也是一種解讀。” 唐拂道:“而且這首歌有句歌詞特別扎心,‘她們都老了嗎’,聽得就心塞。” 歐陽載笑道:“所以還是《曾經的你》治愈,當你難過的時候,就獨自看一看大海……” 樂隊三人組的對話,基本代表了網友們的三種觀點。 只是網上的信息,是以一種爆發式的規模呈現的,畢業的感慨、離別的氛圍,在這三首歌中回蕩出強烈的共鳴。 那些還沒有離校的大四畢業生,各自提著啤酒瓶,圍坐在校園某個籃球場上,聽著這樣的歌,如何能夠忍得住離情別緒? 余生安對網友們的這種反應倒不覺得意外,在當前這個背景下,《同桌的你》、《曾經的你》和《那些花兒》這樣三首歌在同一天、同一場推出,相互交替、彼此呼應,其中所蘊含的超強能量,不啻于一副核武級的情緒催化劑。 又聊了一會,余生安笑著問:“大家今晚有沒有盡興?” 三人都不約而同地搖搖頭。 孫傳甲道:“剛熱完身的感覺。” 歐陽載道:“而且我覺得觀眾也沒有盡興,我聽到好多人喊返場。” “網上也有很多人喊著讓余老師唱到天亮,還有人說余老師下場,今晚歌會結束了。”唐拂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