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能詳細說說嗎?” “一是內容上吧,戲曲里面有一些折子,故事,現在的年輕人不是很接受。二是,在形式上,戲曲的調子有很多缺少節奏或者節奏太慢,這個其實就是戲曲,還有一些民歌不受大眾歡迎的地方。第三,其實還是有一點,大家聽不懂。” 林寶說道。 唐秀蘭微微點頭。 其實這也是這些年大家討論發現出的一些問題,戲曲故事,來自于歷史,老故事,很多,甚至已經不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價值標準和審美觀。相比于有些創新的相聲,說書,以及更受歡迎的脫口秀里面的內容,戲曲內容上,確實是老舊了很多。 調子上,也確實是戲曲和歌曲最大的一個區別了。雖然像是京劇,里面也有一些快板,跺板,流水板一樣的快節奏唱法,但是總體來看,還是不受年輕人的歡迎。 聽不懂,這也沒辦法,戲曲有自己特定的唱詞。 唐秀蘭想了一會,繼續道:“那你覺得,在現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戲曲藝術有沒有什么可以突破的地方?” 這個其實才是她今天過來想要向林寶問的問題。 看過了林寶的音樂課,除了有趣,也很明顯能夠看出來,他在藝術的思考上面,其實是有獨特的看法和想法的。枯燥的古典音樂史,都可以講得這么生動有趣。唐秀蘭就想著,能不能看看他對于戲曲這個方向,有沒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突破的話,想辦法和歌曲,詩文,脫口秀,影視劇這些新形式,新內容結合!” 這里林寶的腦子里第一個蹦出來的想法,“唐老師,其實戲曲單就它的唱腔,包括臉譜,行頭,這些前輩們一直傳承下來的東西,并沒有過時。它們就像是我們的一些傳統文化一樣,依然會受到年輕人的喜歡,而且,具有很強的文化認同感。其實最主要還是一些唱法和唱詞上有些落后了。” 唐秀蘭微微傾著身子,耐心聽著。 “戲曲里面,唱腔獨特,特別是一些調子,加上足夠的節奏韻律,能夠給歌曲里面帶入很豐富的唱法。這種比較新奇的唱法,一定是可以被觀眾接受的。” 林寶說道。 其實說唱,就是一個例子。 把節奏擺在中心不變,唱法上,往下走到正常說話,成了說唱,往上走到戲曲唱腔,一定可以有獨特的體驗。 這都是有很好挖掘的地方。 關鍵,還是韻律節奏。 戲曲上也有一些本身的獨特韻味,但是這些韻味,少了節奏感,所以年輕人的接受度,就有些弱了。 林寶繼續說著:“還有戲曲臉譜和行頭,其實也完全可以和影視劇周邊這些結合起來。你看看現在好萊塢的那些超級英雄周邊,就非常受大家歡迎。所以,這個方向是可以從主流影視劇文化上,帶起來我們自己的傳統。” 唐秀蘭點點頭。 “這兩點,其實算是戲曲的出圈動作。” 林寶說道,“戲曲自己本身傳承和傳播上,其實也還是需要更好的文化滲透和渲染。 我給你舉個例子,現在在年輕人中漸漸流行起來的一種二次元文化,其實它并不能算是大眾主流的文化,只是在它那個圈子里面,受到了那部分觀眾的追捧。 二次元的文化,本身也是通過一些日本動畫,游戲的文化輸入和文化滲透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圈子的。 我們自己的戲曲傳統,其實也可是參考這個過程。 所以,戲曲目前來看,也是需要結合前面我們說的出圈動作,然后通過從小培養,傳統文化課程,影視劇,動漫,游戲等等方式熏陶和感染,幫助建立一些圈子化的受眾群體。”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