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54章 各方云涌-《我的意呆利》


    第(3/3)頁

    至于其他國家,希望索取更多利益,反對與素有親俄傾向的那位皇太后議和,同時也拒不承認李中堂的代表資格。至于德國,因其公使克林德被擊斃而更加忌恨清廷,甚至與英國商定準備拘捕李中堂,阻撓清廷與俄國的交涉。

    而李中堂也是心知肚明(有人通風報信),所以其從廣州抵滬后遲遲不敢北上,但也開始為談判做內(nèi)外準備,包括要求清廷鎮(zhèn)壓義和團以及與列強周旋等等。

    同時在俄國極力為清廷斡旋,力勸英、德放棄了拘捕李中堂的打算。

    八月二十三日,李中堂在俄軍保護下抵達塘沽,并很快赴京,在各國公使間奔走。

    不過此時德國提出以懲辦慈禧太后、端王載漪等戰(zhàn)爭禍首作為議和的先決條件,這讓和談無法進行。

    各國圍繞是否與清廷和談、以及李鴻章代表資格等問題進行的爭論,實際是各國在華矛盾的顯現(xiàn)。

    俄國支持素有親俄傾向的皇太后和李中堂,至于英、意、德等國則支持那位變法皇帝。如此爭執(zhí)不下,讓八國聯(lián)軍中擁有第二多兵力的德國感到不滿。

    作為遲遲趕到的聯(lián)軍總司令瓦德西元帥,更是帶領聯(lián)軍逼進山西。而德國包藏禍心的舉動,嚇了英國一跳,同時也讓意大利有所不滿。

    最終在兩國的強烈呼吁下,德國不得不就此止步,為清廷乞和打開了方便之門。

    至于那位皇太后,為取得各國寬恕,其發(fā)布了懲處肇禍諸臣的上諭。幾位總督大人也是極力為皇太后開脫,將宣戰(zhàn)責任歸咎載漪父子身上。

    清廷及封疆重臣的這些表現(xiàn),使列強感到那位皇太后已經(jīng)頭腦清醒了,繼續(xù)支持這個馴服政府對他們大為有利。另外,歐洲各國也擔心拋棄這位皇太后,將可能導致清朝廷垮臺,喪失敲詐遠東的機會和可能。

    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列強態(tài)度漸趨一致,最終決定“保全”皇太后的體面,開始與清廷議和。

    1900年10月,法國率先提出懲治禍首、賠款、拆除大沽炮臺等六項要求,作為與清政府談判的基礎。經(jīng)各國公使多次會議加以補充、修改,12月24日,11國(八國之外加上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共同向清廷提出《議和大綱》12條,清政府完全接受。

    于是各國的分贓大會即將召開,各國大使都摩拳擦掌試圖為本國奪取最多的利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铜梁县| 稻城县| 临邑县| 云南省| 鄂托克旗| 皋兰县| 金门县| 昭苏县| 正镶白旗| 江西省| 滨州市| 五华县| 汉阴县| 深州市| 井陉县| 永定县| 大洼县| 武威市| 宁蒗| 延边| 扶风县| 布拖县| 丰顺县| 临清市| 额尔古纳市| 华安县| 饶阳县| 名山县| 罗定市| 正阳县| 长治县| 巫山县| 望城县| 大安市| 思茅市| 遂昌县| 三江| 平远县| 桓仁|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