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8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56)-《宰執天下》


    第(2/3)頁

    遼國一方,也不想要那些想換個環境博取功名的無用儒生,以及做過逃竄的罪犯,只想要有能耐的工匠,可惜的是,比起總是覺得懷才不遇的士人,絕大多數匠師,都能耐得下性子。

    不論從比例,還是從人數來看,越界投奔遼國的工匠,都不如士人多,而士人又不如罪犯多。對遼國而言,就是想要只金雞蛋,便得忍受十倍的驢糞蛋和百倍的石頭蛋。

    不過讓遼人自己來選,就是只為了一個工匠,也不能將這個口子給封上。至于無用如儒生、罪犯,以遼國的人口,即使在并吞了高麗、日本之后,也絕不會嫌做雜事的人多。

    何況這些人中,偶爾也能淘到些金子。尤其是儒生,本來就讀書識字,轉習起氣學和工事來,倒也有模有樣——按宗澤早前從政事堂得到的情報中看,比他們還在國內的時候老實聽話多了。

    因而這個議題就陷入了僵局。

    倒是作為真正主角的兩國貿易問題,進展還算順利,比不得一日既定的邊境沖突,卻也比引渡逃人順利許多。

    關于兩國貿易,宗澤秉承朝廷的宗旨,唯有平衡二字。

    在遼人而言,有一個前提必須明確:遼國上下,不可能放棄大宋的工業品。

    小到牙刷牙粉,大到馬車、佛像,大宗的如絲綢、棉布、瓷器、玻璃,小宗的便是各色名匠手制的精致器物,貴重的如各種書報期刊,無用的如給孩子的糖塊、玩具,遼國是敞開了懷抱,接受大宋的一切。

    但遼國能賣給大宋的商品幾乎沒有。除了牛羊牲畜,就是各種毛皮,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僅存的,就只有金銀了。

    朝廷那邊很明白,如此失衡的貿易結構根本不可能持續下去。

    兩個萬乘之國之間,規模龐大到上千萬貫的貿易,不能是遼國一個勁的用真金白銀來換大宋的工業品,否則遼國的有識之士,肯定不會坐視金銀外流。

    舊日的澶淵之盟其實也隱含了幾分貿易平衡之道,每年大宋給予遼國的歲幣,是購買大宋特產的基礎,保證了宋遼之間的貿易不會抽空遼國的財富。

    澶淵之盟破裂之后,遼國幸運的又有了一片盛產黃金白銀的新土地,但在遼國的有識之士眼中,也可算是大不幸——至少宗澤可以確信,遼主耶律乙辛對此是看得十分清楚。

    而大宋這一邊。雖然缺乏貴金屬,每年增加的金銀的數量,也遠遠跟不上民間對高面值錢幣的需求,更跟不上民間對金銀器皿的需求。大宋的市面上,基本上見不到金銀幣,人們拿到手后大多都被珍藏起來,留為日后兒孫救急用。但即使從遼國這邊多收納一點金銀,多一些金器銀器,多一些金銀幣,可相對于遼國帶來的威脅,這一些好處并不足以替代。

    兩府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派了使團出來,在查明遼人的異動,并配合國內進行嚇阻的同時,盡量減少戰爭生的可能。

    相對于無足輕重的邊境沖突和逃人問題,貿易才是重中之重。

    按照朝廷的計劃——確切的說,是韓岡主導的計劃——針對對遼貿易的巨額順差,這個差額,如果遼人不愿意繼續使用金銀來填補,可以用更多的牲畜,更多的毛皮交換,更可以用木料交換,甚至可以用人口來抵換。

    適齡的倭女、高麗女,在大宋市面上價值數十貫,乃至百貫,尤其是在朝廷頒布敇文,禁止蓄養漢民為奴,同時主仆之間的依附關系,在律法上視同凡人之后,這不受新敇約束的外籍奴婢,就越的受到歡迎——一邊打死仆人要償命,打傷仆人要坐牢,再沒有過去減一等、減兩等論罪的好處,另一邊則是地位視同畜產,聰明的主家都知道用誰。

    至于朝廷的臉面問題,反正朝廷不會明著與遼國交易人口,不過邊地榷場擴大貿易范圍,只是很簡單的一件事。除了人口之外的其他方面,朝廷倒是可以涉足,牲畜可以制作軍用口糧,毛皮也可以,甚至都能當做俸祿給官員和軍中,。

    因而宗澤也得到授權,必要的時候,可以約定大宋每年從財計中撥出一定額度的款項,在遼國國內進行和買。同樣是出錢,不是割肉喂狼飽的歲幣,而是你來我往的買賣,也不必擔心國中的反彈。

    而最有分量的條件,就是將宋遼之間的鐵路對接,貫通一氣。讓大宋的貨物可以直接運入遼國,也能讓遼國的貨物直抵開封。

    當然,這一條宗澤只會在關鍵的時候丟出來,徹底嚇倒遼人。宗澤不認為遼國會答應,而提出此項動議的韓岡,也對宗澤說過,遼國答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西京道還是沒有消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乐至县| 尚义县| 纳雍县| 芦溪县| 华宁县| 黎川县| 驻马店市| 靖远县| 中宁县| 茶陵县| 喀喇沁旗| 岐山县| 万年县| 曲松县| 长兴县| 安庆市| 石柱| 兴化市| 江川县| 同江市| 南康市| 龙陵县| 琼中| 邢台县| 宁晋县| 沛县| 中方县| 洛隆县| 清河县| 肃北| 盐池县| 新平| 泰来县| 枞阳县| 固阳县| 二连浩特市| 浪卡子县| 青海省| 邢台市|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