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石門蕃部以三家為主,西北的馬湖部,居于岷江支流馬湖江左右,東北的南廣部,在南廣河附近聚居,剩下的一家烏蒙部,人口最多,土地最廣,為石門諸部共主,據(jù)傳始祖烏蒙自蜀漢時便來到此地定居,從此繁衍生息,至今幾近千年之久。 “趙隆你說怎么辦?”黃裳問道,他確信趙隆肯定有了主意。 “以末將來看,當盡快攻下關城,讓賊人的伎倆沒有施展的余地。只要石門關城一破,石門蕃便再難頑抗官軍。” 趙隆充滿信心。 這一次官軍南征大理,石門蕃部中的烏蒙部不肯降順,遂退守石門關,等待來自大理的援軍。 這兩年官軍沒有少敲打西南夷各部,水西羅氏鬼國給打得分崩離析,戎州、茂州叛亂的幾個部族,更是被屠了個干干凈凈,烏蒙部不信熊本的話也是正常的。假途滅虢的典故,即是蕃人沒聽過,聰明人也會想到官軍會不會這么玩上一手。但朝廷要懲治大理篡國的奸臣,想做攔路石,也得做好被碾碎的準備。 熊本和黃裳各自點了點頭,黃裳對熊本笑道,“裳曾聞石門關下,五尺道旁,有唐大夫袁滋奉旨出使南詔時留下的墨寶,不知現(xiàn)在還留存了沒有?。” “是貞元九年的那一次吧。”熊本博聞強記,立刻就想到了黃裳在說什么?“那副摩崖就在石門關下的道路旁,袁德深以書法名世,碑文若是拓印下來,拿回京中,不知會有多少人爭搶。” 黃裳連連點頭,而熊本卻突然一聲斷喝,“趙隆。” 熊本冷不丁的一聲叫,趙隆立刻抱拳躬身,“末將在!” 熊本冷下臉,喝問道:“你想讓老夫等到什么時候?” “末將麾下將兵,早已準備停當,只等大帥之命。” “打得好看一點!”熊本淡然吩咐道:“五百里外的育井監(jiān)山前后長寧等十郡八姓都來了,近處的水西諸蕃,更是一個不拉,更有同屬石門蕃的南廣部和馬湖部,不讓他們好好看一看皇宋天威,這尾巴就又要翹起來了!” 方才熊本與黃裳一路說笑,有一半是要給后面的蠻部洞主、鬼主們看看,眼前的險關只是個抬腳能過的門檻而已。但趙隆如果沒打好,之前的一番表演,可就要淪為笑柄了,而且是蠻人的。 “末將明白!” 隨著趙隆走上前線,一聲聲號角響徹云霄,山道上的軍勢立刻活躍了起來。 一隊隊官軍整裝待,士兵們檢查著自己身上的裝備,是否結束整齊,是否有所遺漏,而將校們更是一個個檢查過去,嚴防有人疏漏。 號角聲剛落,鼓聲立刻緊接上,重鼓敲擊后的一重重回音,響徹在山谷間。 就要進攻了。 熟悉官軍攻擊節(jié)奏的熊本和黃裳同時想到,也同時贊嘆起趙隆治軍的手段。 從告知麾下各軍即將投入戰(zhàn)斗,到正式攻擊,只用了小半刻的時間。 后面的蕃部洞主、鬼主,一時驚駭莫名,就這樣便進攻了?官軍氣勢洶洶,看起來當真是想盡快攻下官城。 “或許不用太久。”黃裳低聲說道 也的確沒有讓黃裳等待太久,只過了一刻鐘,一聲比驚雷還要響亮,比還要震撼人心的爆鳴,猝然響起,然后在山谷中不斷回蕩,一蓬蓬碎石撲撲簌簌的從山壁上落下,驚得道上的人馬一陣亂躲。 一塊人頭大小的石頭翻滾而下,砸中了一匹挽馬,直接擊中頭部的重擊,讓挽馬連慘嘶也沒有,便隨著落石摔落到了官道旁的深淵中。 黃裳此時心中一動,回頭望去,各部鬼主、洞主全都驚白了臉,咬著手指,這一聲,并不能說出乎意料,但這一擊的威力當真是太大了。 熊本不顧落石,哈哈大笑,“趙隆這殺才,也太賣力了點!” “報!!!” 一聲拖長了的叫聲,隨著一名身背小旗的小校疾奔到了熊本的面前。 前方已是千軍齊呼,一時間小校的稟報聲完全給遮住了,隔著數(shù)里地,亦能分辨得出呼聲中的興奮。不是攻下了石門關,又會是什么原因!? 這才多一會兒啊,趙隆剛剛領命開赴前線,轉眼就把石門關拿下來了。石門關有多險要,各部的成員都是看見過的,但如此堅固的堡壘,竟然轉眼之間便被官軍拿下,這樣想來,此處各部,有哪個能守住自己的老巢? 各自的心思千折百轉,方才剛剛受命上前的趙隆,此事又轉了回來。 趙隆頗有幾分后悔,他事前對炸藥爆破還是沒有太多信心,否則完全可以早點開始解決。 剛剛走到近前,便聽到熊本的一聲喝問:“石門關拿下了嗎?” 趙隆重重的一抱拳:“稟大帥,石門關已經(jīng)被官軍拿下!烏蒙部殘寇逃竄,末將已經(jīng)安排人手追擊下去,不給他們喘息之機。” “好!” “好!!” “好!!!” 熊本交好聲,一聲比一聲高,“自古攻城拔寨,未有如此快者,趙子漸你這一回,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快!” 趙隆倒是喜色不多,嘆道:“非是末將的功勞,乃是火藥之威。” “哦,是嗎?”熊本笑了一聲,轉頭對黃裳道:“我們上去看看吧。” 一行人隨即拾階而上,轉了兩道彎,石門關的關城便出現(xiàn)在眾人的眼前,但已經(jīng)沒人能認出來了。 碎裂的墻體,仍有裊裊余煙,城墻上的敵樓則不見了蹤跡。整座石門關,前半段都成了廢墟,而守在城中的烏蒙部的蠻軍,泰半死在了瓦礫堆中。 關門前的道路,只有靠山的一半還殘留著,另一半隨著碎石一起坍塌了下去。殘存的道路僅容一人行走,若不是火藥炸得城中一片死傷,想要拿下石門關,還得費上一番功夫。 一群蠻人目瞪口呆,望向趙隆的眼神中滿是畏懼。馬湖、南廣兩部的鬼主反應最激烈,竟是全都跪了下來,嘴里念念叨叨的不知在說些什么。 熊本望著殘跡,也沒了之前的沉穩(wěn),呆然道:“火藥之威,一至于斯。” 黃裳知道一點,趙隆用來炸毀關門的炸藥,不完全是硫硝混合的黑火藥,還有別的東西,運過來頗費了番功夫,本來只準備炸個城門,卻沒想到連城墻都沒了。 一群士兵在瓦礫中搜尋著敵軍的尸體,三名將帥帶著幕僚,走在關城的遺跡上,等著出去追擊逃敵的大軍的回音。 日頭一點點西斜,夕陽的余暉染紅了西面的天空,也染紅了遠近的群山, “或許能回京過年了。”熊本站在關城南面的城墻上,嘆息著,有了火藥為助力,這一場戰(zhàn)爭,恐怕會結束得很快。 “或許當真能如大帥所料。” “年紀大了,都不想動了。”熊本感慨著,“幾年前老夫奉旨出隴西,聽到有人唱‘年年柳色,灞陵傷別’,老夫還笑其看不開。而今,倒是想聽聽有人唱此曲。” “是李太白的那《憶秦娥》?”趙隆突然問道, 黃裳驚訝起來:“不意趙子漸你還懂一點詩詞。” “只是稍知一二。” 跟在熊本身后的一名幕僚忽然引頸高歌,音聲蒼蒼,曲調悠長:“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趙隆皺了皺眉,他不喜這樣的曲子詞,讓人心中平添幾分悲涼。戰(zhàn)場上,應該是更雄壯威武的曲調的天下。也就在這時候,一曲用著同樣的調子卻更為激越的《憶秦娥》,從前方的士兵中傳來: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