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17)-《宰執天下》


    第(1/3)頁

    【應該大年初一更新,沒能趕上。多加幾百字,以示歉意。還有,敬祝各位新春快樂?!?

    貢院中,對于進士科試卷的批改正在進入最后的階段。

    蒲宗孟和李承之,兩位知貢舉只是在一開始時,意見有些出入,但隨著時間的過去,看法相抵觸的狀況依然頻頻,可為之爭論的時候越來越少,總有一方很快選擇妥協。

    而且這樣的妥協,已經變成了交替讓步。這一回你接受我的判卷,下一回就是我接受你的批改,再下一回便再重復回去,如此循環,完全不看試卷本身的情況。

    倒不是說蒲宗孟和李承之兩人有多合得來,而是需要他們批改的考卷實在太多了。有時間去為一張卷子中與不中爭論,還不如多看幾份卷子。

    參加禮部試的貢生人數過五千,也就意味著試卷總數過五千份。

    五千,只要關系到人,不論從什么角度,這都是一個讓人無法輕視的數字。

    從人丁來說,這是一座中等望縣的全部戶口,過四千戶便是望縣的等級,大宋四百軍州,千八百縣,能歸入望縣的也不定有十分之一,而這些望縣所繳納的數額在朝廷總收入中占到的比例,卻遠遠過之;

    從軍隊來說,這是十個滿編指揮的數目,放在西軍或河東軍中,能夠滿編的指揮,也是為數寥寥,無一不是精銳。這樣的十支指揮集合起來,就算在宋遼國戰中,也是韓岡、耶律乙辛這個等級的權臣、重臣絕不敢輕忽視之的力量;

    從官員來說,這是文武實職總數的四分之一,流內銓和三班院這樣的銓敘衙門每天都有數百上千的官員在等待闕額,天下間真正能夠安排下官員的實職差遣也就這區區兩萬;

    如果這五千之數,是參與禮部試的貢生們上繳的試卷,那么對知貢舉來說,就意味著持續近月,每天從四更雞叫到夜漏更深的忙碌。

    下面的考官們,在批閱經義部分的考卷時,的確能幫忙刷落許多考生。

    但如今已經不是《三經新義》剛剛成為官定注疏的時候了。

    從熙寧三年開始,都快要十年了。掄才大典業已經過三科。貢生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年歲略少的——從授學伊始,便學習新學著述,不會像前人一樣再受到過去記憶的干擾。

    會在經義階段就被刷落的考生,在元佑元年的今天,連四分之一都不到。

    加上少許在策問中,因犯諱、錯誤解題等錯誤被刷落的試卷。蒲宗孟和李承之,要親自過目批閱的考卷,還是過考生總數的三分之二。而且就算是被刷落的卷子,他們也是得過一遍目,以防下面的考官弄權。

    由于需要批閱的試卷有那么多,放在兩位知貢舉的手上,一篇試卷只要頭幾句文字不出彩,直接就丟掉。只有感覺還不錯的卷子,才會留下來多看幾眼。

    李承之和蒲宗孟兩人的時間就那么多,平均分配道每一份試卷上,也就兩三眼的功夫。而且翻看的考卷多了,人也會覺得疲憊不堪,根本無心細讀。那些開篇稍嫌平淡,卻錦繡在內的卷子,只能說他們倒霉。

    用紅筆在試卷卷大大的畫了一個勾,蒲宗孟就丟下了這份只看了兩三眼的卷子。

    卷子上的兩個大大的紅勾,十分顯眼,

    站在身邊左側的小吏將這封卷子取走,右邊的胥吏就又放上了下一份考卷。

    蒲宗孟用力撐著沉重的眼皮,只瞟了一眼,仿佛被針扎了一下,倦意登時消散了大半。

    這張卷子,開篇便是在說氣學,而且引用的是氣學里面最為惹人議論的物盡天擇之說。

    當蒲宗孟向下看去,現整篇文章的主旨,是以氣學為圭臬。他還能看得出來,文章的作者比較精通軍事和地理。甚至在文筆上,讓蒲宗孟有著隱隱眼熟的感覺。

    李承之已經在上面打了兩個圈,這是最高等級的評分,但站在新黨一方的蒲宗孟覺得,這一份考卷應當被直接黜落。

    “奉世。這篇可不行。”

    蒲宗孟叫著李承之,讓人將這份卷子給他拿過去。

    按照幾天下來,雙方都已經默認的順序,這一回應該是依從蒲宗孟的意見,將之黜落。

    但這一回,李承之卻沒有搖頭,而是將卷子給退了回來,“這篇很不錯,道理說得很明白,文字也不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达日县| 高唐县| 昭觉县| 河南省| 武安市| 株洲市| 玉树县| 宁波市| 郓城县| 砚山县| 宜春市| 巴中市| 陇西县| 商河县| 三江| 徐闻县| 玉林市| 南投县| 繁峙县| 平阴县| 滨州市| 广水市| 大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犍为县| 甘德县| 安新县| 宝清县| 安吉县| 迁安市| 安多县| 开封县| 淄博市| 平安县| 清镇市| 安仁县| 泗洪县| 吉隆县| 安图县|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