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17)-《宰執天下》
第(2/3)頁
蒲宗孟的臉立刻就沉了下來:“就算是韓三參政那里,也沒把話說得這般滿的。”
韓岡提物盡天擇,是在說華夷之辨,是在說四方蠻夷的秉性。
可這篇文章里面,盡管看得出作者在引用物盡天擇一說時盡量避免涉及華夏,但因為考題的緣故,這份卷子還是不免將‘物盡天擇’四個字帶入對國中時事的議論中。
李承之用筆桿指了指房間左側,又指指右側,“傳正兄,那兩邊都是什么?”
蒲宗孟不要去看,也知道那邊是什么。
不過一個方方正正的竹籃子,但在籃子里面,還有著一摞試卷,總數尚不及一百份。看最上面一張的卷處,被紅筆圈了雙圈,而且是并排的兩個。若是往下翻下去,一份份試卷全都是如此。
這不及百份的試卷,皆是詞理俱優、出儕輩的卷子。不用事后再研究、再斟酌,是看過之后,李承之、蒲宗孟兩人就直接圈中的考卷,已經榜上有名。如果之后勘察原卷,若沒有污損、別字之類的錯誤,排名必皆在前百之列。
而另外一邊,還有三個并排的籃子,里面的卷子,比起對面籃子內多了許多。不過總數到現在為止也僅僅六七百,即便之后還沒有批閱完畢的考卷中還能入選一些,但最終也不可能過八百。剩下三百名進士,在這不到八百份試卷中再挑選出來。
五千人中,只有四百人能夠中選,中不了的就得三年后再來。這不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什么?
蒲宗孟明白李承之的意思,用事實說話。
不過李承之如此堅持,難道真的是看好這份卷子?還是說為了交上這份試卷的考生。
看起來的確是有點像事先約定好的。尤其用辭這般偏重氣學。多半是韓岡交代照看的學生.
蒲宗孟難得一回的猶豫了起來。如今新黨勢大,他只要想更進一步,必須旗幟鮮明的站在新黨一方。但得罪了韓岡,走夜路也要小心幾分。
蒲宗孟苦思良久,李承之都已經批好了十七八分考卷,他才將將提起筆,然后在卷子卷處點了一點。
雖然不能說同意,但至少還有再議的余地。
見蒲宗孟批好了這一份考卷,左邊的胥吏立刻將卷子取走,新的一份試卷,又放在了他的眼前。
蒲宗孟眨了幾下眼,低下頭去,再也不去管那份試卷。
天,亮了又暗,暗了又亮,蠟燭也換了一支又一支。
這一日,牽動了成千上萬貢生人心,緊閉多日的貢院大門終于打開了。
入夜時分。
向太后依然沒有結束她的工作,正在寢宮中召見剛回來的內侍。
黃懷信是從密州剛剛調回來的。之前因為他曾經主持修補過龍舟,又曾經獻上修堤飛土車,在將作之事上很有些才能。當朝廷需要水師,監造水師海船一職便落到了黃懷信的身上,很快便被派去了密州,
登州與遼國不過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可以駐扎水師,卻不能將造船的船場放在登州。而舊有的明州等處的船場,其所打造的船舶,又可能不適合北方的海況。所以專一為登州水師提供海船的船場,便放在了密州。
不過向太后只問了黃懷信幾個問題,就聽見腳步聲踏破小殿外的寧靜,從模糊漸漸變得響亮起來。
十幾道腳步聲由遠及近,最后就在殿門外停下。門被推開,守門的楊戩從外進來,聲音急促:“太后,禮部試的結果出來了!”
向太后隨即將黃懷信給忘了,“還不快拿來!”
一封由火漆仔細封緘的信函,被送進了殿中。向太后立刻就命人將信拿上來,隨手拆開就看,
看了兩眼,不經意間瞥到了,“黃懷信,你先下去吧。過兩日再進來問對。”
黃懷信低頭領命,只是再拜謝時,向太后卻在回話中聽到了濃濃的鼻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大渡口区|
光山县|
略阳县|
平阳县|
托里县|
泾川县|
邻水|
无为县|
双城市|
米易县|
凉山|
旬阳县|
丽江市|
凤台县|
舞阳县|
温泉县|
宿州市|
嘉善县|
大关县|
襄汾县|
建始县|
黑龙江省|
黑河市|
桑日县|
永宁县|
黎城县|
北安市|
乐亭县|
清流县|
高青县|
南汇区|
凤城市|
美姑县|
紫云|
平利县|
贺州市|
开江县|
湄潭县|
榆中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