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宰執天下》
第(3/3)頁
但向太后決沒有先帝的水平,盡管在她的治下,對外戰爭的表現遠比先帝要亮眼,不過論起才學,她的確遠遠不能同她的丈夫相比。
氣學的韓岡和新學的王安石,到底誰才能占上風,而太后又會偏向那一邊,這個問題困擾了太多的人。
加之制科閣試上幾位考官因為開罪了韓岡,被配去了西京,這樣的結果,會不會影響到殿試考官們的評判標準,是誰也說不清楚的。
禮部試中有沒有韓岡的人?到底有幾個?又是哪幾位?
很多人開始去在五千參加禮部試的士子中,尋找來自于關西的那批貢生。希望在其中找到與韓岡有關系的人,以他為突破口,得到有關殿試的蛛絲馬跡。
韓岡自然知道那些等待禮部試的結果的貢生們,正在慌張個什么。但他對此毫不關心,連看樂子的想法都沒有。
在制科的御試之前,先是進士科殿試。
由于被推薦人都進入了御試,韓絳、張璪都不可能與韓岡爭奪出題的權力。而且在殿試的考題中,政事堂進呈以供御覽的題目,韓岡也有參與其中的權力。
在黃裳被黜落之后,韓岡對誰能通過御試沒有任何興趣。而能夠通過禮部試的氣學弟子,數量也極為可憐。
韓岡現在所想的是怎么才能在考題中體現氣學的觀點。
韓岡所主張的氣學,其核心是格物致知四個字。對個人能力,講究經世濟用。重實際,輕言談,這是氣學的偏向。相對于經術詩賦,更看重官員對具體政務的處理能力。
怎么才能在題目中反映出考生們經世濟用的水平?不改變考題結構的話,想到達到這個目標很難。而想要臨時改變,就要面臨考生能不能適應的問題。
不過在臨考之前,對考試的內容做大改變,并不是不可能的事。禮部試不可能,但殿試卻有先例。
熙寧三年的殿試,考官們給考生下了一部韻書,這本是為了殿試時的測試詩賦做準備,但趙頊上來之后,便下了一道策問為題。
省試定去留,殿試定高下。能進殿試,基本上就是進士了,這時候改變一下考題,不會引起太多的憤怒。
有舊事在前,韓岡對此便有一些把握。
但到底怎么去做才更為合適,就是一件需要多費思量的難題。
燈罩中的燭花閃了又閃,韓岡終于提起了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罗山县|
临猗县|
宣武区|
四川省|
太仆寺旗|
张家界市|
克什克腾旗|
綦江县|
石嘴山市|
高碑店市|
清新县|
衡东县|
庆安县|
潢川县|
昌宁县|
阳山县|
合作市|
确山县|
鸡东县|
庆阳市|
宾川县|
太仓市|
和硕县|
龙州县|
田东县|
汝州市|
育儿|
旺苍县|
太白县|
松溪县|
潍坊市|
沾益县|
巴楚县|
宜川县|
高邮市|
会东县|
荥经县|
璧山县|
宁国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