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中)-《宰執天下》


    第(3/3)頁

    章惇想要的是什么?不過是輔君王,相天下,一展長才。擁立之功不過是因勢利導,形勢使然。章惇自束受教,從沒想過要與皇權對立起來。

    “子厚兄,別想太多了。所謂天心,不過是人心。那是五季之事,如今大宋開國百三十年,億萬子民都認定了趙官家,國勢正盛,誰能反?智者不為。”

    延續了百多年的王朝,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天然的就能得到臣子們的臣服。天下士民都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重臣們想架空皇帝,等于是走在獨木橋上,一不小心就會連人摔下去。危險性太高,而好處又太少,還不如扶起一位皇帝,得享三代榮恩來得安心省事。

    所處的位置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如果韓岡現在是坐在大慶殿中最高的那個位置上,誰敢跟他說分權,他會毫不猶豫的讓誰去跟閻羅王討價還價。但現在既然他只是一名大臣,又不可能再進一步,則就又是另一種說法了。一個還在鼎盛期的王朝,權臣也好,叛逆也好,想要成功上位的可能性遠比王朝末年小上千萬倍。

    章惇喘息了幾下,坐了下來:“玉昆,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子厚兄,你可知道天竺。以氏族相高,國主大臣,各有種姓,茍非貴種,國人莫肯歸之;庶性雖有勞能,亦自甘居大姓之下。”

    “是沈括的《筆談》?”

    韓岡點點頭。“沈存中的筆記中,記錄了天竺的氏族種姓,這一點很有意思。天竺國中,將士庶分為四等。其中婆羅門掌祭祀,剎利主政事,毗舍為農、工、商,至于最低一等的陀,那是做傭工或是其他低等的雜工【注1】。四民之外,還有賤民,不得與士族接觸。”

    章惇緊鎖著眉頭,思考著韓岡為什么要提起天竺的種姓。感覺已經抓到了一點頭緒,卻還是差了一層。

    “沈存中說的好,士人以氏族相高,雖從古有人,然未嘗著盛自。但釋教傳入中原,卻把四夷之風也一并帶來。所以魏晉銓總人物,相交先論氏族高下。三世公者曰‘膏梁’,有令仆者曰‘華腴’。尚書、領、護而上者為‘甲姓’,九卿、方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得入者謂之‘四姓’……”

    “玉昆,你覺得氏族種姓很好?”

    “子厚兄,你覺得我會喜歡這樣的制度嗎?小弟可是灌園子啊!若是在天竺,一輩子都難以出頭。”

    “為什么史遷書陳勝吳廣,不入列傳,而入世家?子厚兄想過沒有。”

    理由很多,歷代學者都有解釋,但從韓岡的話中來推斷,卻是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沒錯,在韓岡看來,就是因為這一句,所以太史公不以臣庶待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換個說法,就是物盡天擇、適者生存。不僅人如此,文法制度亦如此。”

    注1:有關印度種姓制度的記載,出自《夢溪筆談》:唯四夷則全以氏族為貴賤。如天竺以剎利、婆羅門二姓為貴種:自余皆為庶姓,如毗舍、陀是也。其下又有貧四姓,如工、巧、純、陀是也。其他諸國亦如是。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宁德市| 永仁县| 绥宁县| 崇明县| 玛多县| 元氏县| 巢湖市| 红河县| 迁西县| 沈丘县| 工布江达县| 宁阳县| 甘德县| 勃利县| 开封市| 慈利县| 确山县| 兴文县| 雷山县| 大竹县| 广饶县| 南川市| 仁布县| 蓝田县| 三都| 清苑县| 乐东| 恭城| 嘉黎县| 开阳县| 武胜县| 建湖县| 南开区| 鹿邑县| 太原市| 平潭县| 房产| 沐川县| 长岛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