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相公誤會了。”韓岡沉聲說道,“韓岡的意思,是派水師到海對面的港口外巡檢。出入港口時總歸是一條道。若是做生意的海商,那就收了稅后放過,若是載著兵將,那就直接送進(jìn)海底!” 幾名宰輔臉色齊齊一變,都是沒想到韓岡竟然敢這么提議。聽他的口氣,這是要直接派艦船到高麗、甚至遼國的港口外巡視。 章惇張了張嘴,本欲說話,但心念一轉(zhuǎn),又不想開口了。曾布冷眼看著,也沒有多話的意思。至于蔡確,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想摻和進(jìn)這件事中,將水師派駐到高麗國,韓岡的計劃已經(jīng)出了他愿意付出的代價。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是宰相了,所求的只是穩(wěn)妥,而不是管勾右?guī)潞捅O(jiān)察御史時的進(jìn)取。 倒是張璪,碎碎念道:“遼人當(dāng)遣使訴我犯其疆界!” “海上本無疆界,敢問界碑立在哪里?”韓岡笑了一下,“既然當(dāng)年遼國能夠出兵侵占西夏興靈,那么我中國也可以在高麗海外占下幾座有流水、有港口的島嶼,修起堡壘,駐兵巡海。” 韓岡膽大包天,韓絳有點(diǎn)吃不住了,“遼人驅(qū)使高麗海商,只是猜測而已。現(xiàn)在卻要將水師駐扎到高麗,不是小題大做,而是草木皆兵” “既然有這個可能,中國就不得不防。御敵于國門之外,總比在家門內(nèi)守著要好。如果遼國當(dāng)真能驅(qū)動賊人犯我大宋,只消三五條船,便能讓江南風(fēng)聲鶴唳。但反過來,一支放在高麗邊境上的水師,就能讓遼國不敢輕舉妄動。必要時還可以支持高麗。” “遠(yuǎn)隔重洋,駐軍如此之遠(yuǎn),軍心可能安?” “再遠(yuǎn)也沒有從開封到長安遠(yuǎn)。從開封出,三五天內(nèi),能走到哪里?南京應(yīng)天!西京河南!北京大名!” “海上行舟豈能與官道上一樣走?又沒有道路、建筑,方向偏了,也難以知曉。” “相公顧慮得甚是。”韓岡附和著韓絳的話,卻是在反駁,“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須要有航行于海上的利器,才能讓人安心去探索新的航路,也能讓水軍安心巡守海疆。” 韓絳多看了韓岡幾眼,沉下眼皮不搭話了。一說到利器,朝野內(nèi)外都知道那是韓岡的本行。韓絳自是知道在殿上的沒一個有資格跟韓岡就此事談?wù)摰模约乙矝]必要趕著讓這個后生蹬鼻子上臉。 注1:北宋與高麗交往早期,使臣多是從明州出,最有名的兩艘萬石神舟,也是明州船場打造。直至元豐年間,來往漸多,海路更熟,才改成密州板橋港為始地。到了哲宗元佑二年,密州的市舶司成立。而杭州、明州的市舶司,都是在開國初年就成立了。 注2:宋元以來我國航海者對于今黃海分別稱之為黃水洋、青水洋、黑水洋。大致長江口附近一帶海面含沙較多,水呈黃色,稱為黃水洋;北緯34°、東經(jīng)122°附近一帶海水較淺,水呈綠色,稱為青水洋;北緯32°―36°、東經(jīng)123°以東一帶海水較深,水呈藍(lán)色,稱為黑水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