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人人聽得糊涂,趙頊也追問:‘何解?’ “月常在。日長明。一加一不會為二。白銀再怎么鍛煉也不會變成赤金。天地間的道理在此,人人可見,人人可思。需要的只是誠心正意。縱一時會有腐草化螢的謬誤,但仔細去觀察,就能辨明是非真相。故而橫渠謚明誠。明者,明于道也。誠者,誠于實也。行本于實,心誠于實。” 趙頊眨著眼睛,看起來像是聽出了一點興趣來,敲敲沙盤,示意韓岡繼續(xù)說。 “唯有格物,方能致知。”韓岡繼續(xù)說著,“所以氣學要教授的是怎么格物,而不是灌輸致知后的結果——慎思之、明辨之,不經思辨,非為真‘知’。” 韓岡不需要攻擊其他學派,氣學——或者說科學——其研究現(xiàn)實,解釋現(xiàn)實。對于自然規(guī)律,不得不誠,不能不誠。這一點,只要開始學習氣學,就會被關乎 ‘此即為誠?’趙頊的問話更加言簡意賅。 “能欺人,可能欺天嗎?只有誠。” 這話是有道理,前面聽得迷糊的向皇后點著頭,她現(xiàn)在是聽懂了。天不可欺,所以要誠。 韓岡斂容正座,氣度儼然。 程顥?王安石?需要在意他們嗎?更沒必要去貶低。因為氣學更好。 言辭打動不了人,事實可以。他能在現(xiàn)在這個年紀擁有如今的地位,也是依靠才干和成績,而不是口才。跟那些走言官路線飛上升的官員,完全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事實會說話! 韓岡也只要拿事實說話。 …………………… 殿上論學,韓岡說得口都有些干了,但趙頊還是沒有當場給出結論,只是最后閉上眼皮,閉目養(yǎng)神。 不過韓岡并不介意。他又不是徒逞口舌之輩,縱橫家的本事沒有一成半成,但他能解決問題。每一樁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可以讓人在下一次行動時更加敏銳,這就是氣學。 只是韓岡返回家中的時候,仍在回憶著趙頊的動作和神態(tài),其中肯定能有代表心情變化的地方。 可沒等他有個眉目,宮里面就又人來了。兩天后,開始給太子上課。 還真是快!韓岡有幾分驚訝,不過后面什么都沒有。原因和理由都沒有說,只是讓韓岡去上課。 雖然還是不盡人意,但韓岡總算是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