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9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一)-《宰執天下》


    第(2/3)頁

    而且能行駛得如此平穩,不僅僅是路好,也是馬車本身工藝精巧。從車架到輪軸,再到輪轂、車輪,都是京中的官坊,窮多年積累而成。無論在材料上,還是在制造工藝上,都代表著這個時代的最高水準。

    窗外風景變幻,風從窗口灌進車廂,清涼的,絲毫不見外界的暑熱。方城軌道全城六十里路,也不過用了一個時辰而已。

    “真夠快的。”從車上下來,已經是方城埡口的北端。沈括張望了一下遠近的風景,對韓岡笑道:“依律外官不得擅出本界。這里已經是汝州了,被御史抓到,可就少不了一封彈章。”看看彎著腰不敢說話的方城知縣,“應該是兩封。”

    “咬死不認就是了。你不說,我不說,御史怎么會知道?”韓岡開玩笑道:“明天我拉著方靜敏也到唐州走一趟,難道他還能出首告你不成?”

    “方靜敏過來,可是要擺酒慶賀一下。”方靜敏是汝州知州,在方城軌道的修筑過程中也出了不少力氣,只是不如沈括。

    方興感嘆著:“一個時辰六十里,快趕上鋪遞,尋常鋪遞也不過一天四百里。”

    這個速度與后世當然沒法比,但比起這時代的尋常馬車來,已經是很快了。除非做好了累死坐騎的準備,否則尋常騎馬也是這個速度。

    “換作是載貨,就不會這么快了。兩匹馬拉上萬斤的貨物、七八個人,就只能慢慢走。”早在沈括和韓岡來視察前,李誡就已經測過了時間,“大約只有現在一半的速度。”

    這條軌道,載人載貨都是合在一起的,貨主或是押送貨物的人員總要跟著貨物走。兩個時辰六十里,的確不快,但比運河中的綱船還是要快一些。

    “能比船快就好。”即便只有一半的速度,還是能讓沈括滿意。

    “汴河上的綱船額定是六百料到七百料,載重四五萬斤,不知在這條軌道上一個車次最多能拉多少?可曾測試過?”韓岡問道。

    “增加拉車的挽馬的數量,四匹馬、六匹馬,后面就可以多掛上幾節車廂。最合適的還是六匹馬,少了馬力不足,多了就驅趕不便。六匹馬拉四車貨、一車客,一次就能抵得上一艘綱船的量。”

    李誡的回答證明了他已經對軌道的運輸工作進行了多次測試。韓岡和沈括對視一眼,一起點了點頭。

    原本李誡只是韓岡為了酬謝李南公的幫助,而準備放在唐州分功勞的閑人,但誰也沒想到他在工程營造上的能力出類拔萃,在管理上也有出色的表現,逐漸的就讓韓岡將整個軌道鋪設工程都交給了他來統管。也算是運氣了——當然不只是李誡的,也是韓岡和沈括的。

    “一趟車四五萬斤就只要六匹馬,比起太平車不知省了多少。”沈括道,“看起來方城山這里要養不少馬了。”

    “連同替換的在內,要一百五十匹挽馬。”這次回話的是方興,這個數字早就在心中轉了很久,“每年至少還要淘換其中的十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拉車是力氣活,馬匹的食量不會小。”沈括算了一下,“一匹一年至少要十五石糧、三十束草。加起來近萬了。”

    “還要用榨過油的豆餅來補充力氣。不過豆餅不值錢,一萬石束的糧草也算不上什么。挽馬不比軍馬,一匹也不過十幾貫。加上人工,也不會太多,最多兩萬貫而已。”方興笑了一笑,“如果管束不嚴,一個月給人干沒的都不只這個數。”

    韓岡點點頭,對沈括道:“統管方城軌道,當擇人擇術,否則就又是肥了一群碩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阳县| 台南市| 靖州| 林芝县| 应用必备| 海伦市| 成安县| 年辖:市辖区| 吉木萨尔县| 长岛县| 新河县| 广宁县| 德惠市| 太保市| 内乡县| 焉耆| 且末县| 呼玛县| 湘阴县| 寿阳县| 高青县| 秦安县| 黄大仙区| 邢台市| 怀集县| 乌拉特中旗| 揭西县| 定日县| 小金县| 宁南县| 南华县| 深水埗区| 安图县| 海门市| 高安市| 揭阳市| 和平县| 临桂县| 新余市| 江陵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