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司馬君實(shí)司職西京御史臺,玉昆你去拜訪他恐怕不太好吧?”程顥猶疑著。司馬光的身份不一樣。 韓岡笑得平和,對程顥、程頤解釋道,“司馬君實(shí)司掌西京御史臺,學(xué)生身為監(jiān)司,上門拜會本來是有些不妥當(dāng)。不過……他畢竟是司馬君實(shí),學(xué)生既然身為前相之婿,前去拜會,當(dāng)不虞被人誤會。” 他需要去見文彥博,他也必須去拜會富弼,還有范鎮(zhèn)等一干身在洛陽的致仕老臣。這些元老,不論韓岡想見或不想見,依禮數(shù)他都該去拜會。 先來見二程,只是因?yàn)槌填棇λ邪霂熤x,放在第一位,不會讓一干致仕老臣認(rèn)為韓岡失禮。可是若是他始終不去拜見那些老臣,京城里面的皇帝,都要以為韓岡崖岸自高、不會做人了。 唯獨(dú)司馬光,卻是韓岡不需要見,且因其司掌西京御史臺,也不該特意去拜見,但他卻想見上一面的。 倒不是因?yàn)閬碜杂诤笫赖挠洃洝D切┯洃浿校嘘P(guān)司馬光的,除了《資治通鑒》就只剩砸缸的故事了。 而是這些年來,韓岡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對司馬光有所了解后,因此而產(chǎn)生的興趣。他想登門去瞧一瞧,看看司馬光到底是何樣的人物。 自家的岳父對韓琦、富弼、文彥博都不是很看得上眼,唯獨(dú)對司馬光,卻是看得極重。 王安石的那封《答司馬諫議書》,可謂是變法的宣言和號角。 ‘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 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 為天下理財(cái),不為征利; 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幾個排比句如同床子弩射出的一槍三劍箭,一記一記的扎向舊黨的心窩。 這短短幾百字的文章,王安石將他超絕于世的文采揮灑得淋漓盡致,韓岡至今都能背下全篇。在正文中的最后一段‘如君實(shí)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安石知罪矣;如曰今曰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安石之所敢知。’此等煌煌雄辯之言,尤其讓韓岡激賞不已。后來他受到監(jiān)安上門的鄭俠彈劾,上殿自辯時,也順便借鑒了一下。 但一個巴掌拍不響,王安石能寫出這一篇佳作,全是靠了司馬光幾封書信的刺激,韓琦、富弼和文彥博可都沒有一個能做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