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八章 道智意鑿山 張龜謀盡職-《即鹿》


    第(1/3)頁

    張道將的字,“明寶”,有段來歷。

    當年,他母親有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見流星墜落,化為火珠,光芒明亮,掉入腹中,不久遂娠,懷的就是他,便在生下他后,取了“明寶”為字。

    及其長,聰明伶俐。

    張家世傳《詩》,十來歲他就倒背如流;瀏覽《老》、《莊》,一看即通;弈、書之道,略學便會;年未弱冠就已名聞郡縣,鄉議目他為張家的“芝蘭”,極得族中父輩、兄長們的喜愛。

    張金共有二子,長子早夭,養大的只有道將,尤其愛他。

    因是,張道將不告而進,闖入屋中,怒氣沖沖地蔑罵莘邇是耕地的奴徒,雖然不恭,張金沒有責備他,端坐榻上,放下在看的卷籍,溫聲問道:“阿蜍,何事暴怒?”

    “蜍奉大人命,薦張德署理內徙胡事,沒想到田舍奴卻不肯用!”

    “用了何人?”

    “板授與了張景威。”

    張金很熟悉郡府的吏員,知道張景威是誰,問道:“緣何不用張德?”

    “說他‘不通胡語’。豈有此理!”

    張金問清了事由,即不再多問,“哦”了聲,不怎么在意的樣子,說道:“些微小事,亦不致動怒如是。”

    “大人,怎么是小事?張景威等田奴輩現下雖然僅為板授,可等他們一旦熟悉胡情,日后朝廷設縣除官,彼輩少不了要占一席地,即使當不了縣令長,縣丞、縣尉卻有可能。這樣一來,大人,我家‘掌控新縣,變內徙胡牧為我家徒附’的事兒怕就不好辦了!”

    “掌控新縣,變內徙胡牧為我家徒附”,此即張金為自家考慮的“長遠利益”。

    而要想實現這個計劃,就須將新縣的權力把控在手,如此,方好上下其手。

    黃榮、張景威、向逵這等有些真本領的寓士,素與張道將不和。

    是以,張道將擔憂如果任由張景威到任,會影響到他家的“長遠之計”。

    張金依舊渾不為意,說道:“阿蜍,我有要務待辦,你可與長齡商量此事。”

    “大人,什么要務?”

    “智師思意鑿窟造像,眾人推我做邑主。入邑者甚眾,不止郡內三縣,酒泉、祁連、張掖亦有求入者。”張金拿起適才看的卷籍名冊,晃了晃,說道,“而今議方萌動,入會的邑子已近千許,該選誰分別領事,我尚未酌定。……,智師夢授菩薩戒,德行精深,今歸鄉里,一言造窟,應者云集,斯乃我郡十余年未見之盛事。定將留名后世,不可輕忽。我得仔細考量。”

    “智師”,說的是建康郡內的一位僧人,法號道智。

    隴地接鄰西域,僧人不少,道智本非特別有名,唯因幾年前授菩薩戒一事,就此顯名。

    菩薩戒是佛教的戒律之一。

    近代以來,盡管佛教漸昌,但譯成唐文的佛教經典不多,佛教的諸多戒律,中原信徒尚未盡知,菩薩戒便是其一。直到幾年前,西域來了一位高僧大德,隴地的信徒方知此戒。這位高僧留住在了王都谷陰,先后不少僧人往去求戒,他都不肯授給。

    道智和尚亦往求之。

    那位西域高僧按菩薩戒的受戒程序,叫他先懺悔。道智懺悔七日,結果那高僧卻仍不與。道智認為這是他業障未消之故,乃戮力三年,且禪且定。

    忽然去年,他竟於定中,見釋迦文佛與諸大士,授了他此戒之法。那晚,與他同處的十余人,據說皆做了相同的夢,都看到釋迦佛等授道智此戒。

    道智便進詣那位西域高僧,想將此事告與,未至數十步,那位高僧驚起,唱言:“善哉!善哉!己感戒矣。吾當更為汝作證。”就在佛前為他講說具體的戒律內容。

    道智可謂是中土僧眾中,第一個授此戒律的,不管真假,反正傳出來的又是他夢中授戒,頓時名聞定西。

    今年初,令狐奉即位,道智想借這個機會,以為令狐奉求佛保佑為名,開山鑿窟,建造佛像,行光大佛教的弘舉;他連月奔走,請王都信佛的權貴們上書令狐奉,以望得到朝廷的財力、人力支持。

    不料令狐奉與定西國的此前諸王不同,對之壓根無有興趣,非但分文不給,更斥上書的臣子:“老子正苦財、力不足,不能掃蕩中原膻腥;你們不為老子解憂,還要從我這里要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乐清市| 鄂托克旗| 临武县| 开平市| 台东县| 桑植县| 禄劝| 新邵县| 永清县| 安福县| 沾益县| 屏东县| 青龙| 当涂县| 黔江区| 龙陵县| 永平县| 达日县| 满洲里市| 汶上县| 红安县| 修武县| 商水县| 全椒县| 萝北县| 磐安县| 浙江省| 贵德县| 府谷县| 民丰县| 吉木萨尔县| 嘉鱼县| 桦川县| 务川| 图木舒克市| 富平县| 大足县| 长宁区| 普格县|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