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天下文章一大抄! 偷書不叫偷! 公眾號折騰五年多才偷偷摸摸開通付費! “那咱們開始打壓?”蕭文翰嚴肅道:“把苗頭消滅于萌芽!” “千萬不要!”彭志賢一瞪眼,嚴厲道:“我更看好沈鋒!” “什么?”蕭文翰大吃一驚道:“怎么可能?” 彭志賢習慣性摸摸鼻子,沉思片刻解釋道:“在我看來大部分互聯網平臺都只考慮到產品設計、問題設置、高薪挖取作者等淺層的執行問題,并沒有深入思考現代人到底對哪一類知識感興趣!” “也就是說只有單純輸出,討論氛圍都很差,更不要提后期的付費意識培養。沒有現金流,意味著這類產品孵化只能舉步維艱?!? “老周這兩年的壓力很大?。 ? 蕭文翰深吸口氣,冷靜下來思考,知乎創辦第九年,最開始采用邀請制注冊方式,需要內部人邀請才能注冊,被邀請的對象大多是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這就意味著普通玩家被杜絕門外,確保血統的高質量。 但從產品形態來看,前四年進化緩慢,一直維持小而美的形態,直到16年,產品形態突然猛增,囊括社區、搜索、電子書、Live、信息流、付費課程等內容,真正從工具進化成為平臺。 那也是知識賽道開始爆發的一年。 從今年開始,有不少同行開始重新討論知識付費的結局。有人認為知識付費應該向下沉市場滲透,有人認為應該向垂直市場發力,比如女性市場。 也有人認為知識付費的出路是娛樂化,比起那些嚴謹又枯燥的學術討論,明星八卦更能博用戶眼球。 老周也是硬氣,雙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可以說這家公司從創辦之初就沒有太多考慮過流量的問題,專注知識領域的產品邏輯才是它穩定增長的根本。 可他能熬, 資本能等嗎? 彭志賢見蕭文翰不說話,開口道:“現在想明白了吧?” “沈鋒這條路反而是另一種嘗試,甚至是更有趣,更有潛力的嘗試!” “放棄所謂精英,大大方方接地氣,跟大眾打成一片,用游戲拉近關系,學趣頭條的金幣裂變,瞬間吸引流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