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話一出,巧風和柳嬤嬤對視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 若音扶了扶額,佯裝不舒服,“哎呀,我的頭好暈,不行,把門窗都帶上,我得再躺一躺,睡個回籠覺。” 然后,屋里正在干活的奴才,就被柳嬤嬤遣出去了。 巧風則把門窗都關上,順便把窗戶上的兩盆月季花,搬到了屋里。 一時間,屋里的三人對視一眼。 柳嬤嬤二話不說,就用小鏟子鏟起了盆栽。 鏟著鏟著,柳嬤嬤小小聲地說:“呀,這底下好像有什么。” 話音剛落,她就產出了一個棉布包著的香囊。 若音沒敢聞,只是隔得遠遠地問:“你聞著像是麝香嗎?” 柳嬤嬤把布包放在鼻尖嗅了嗅,“福晉,老奴聞著,就是麝香的味兒。” “這一盆也有。”巧風把另一盆月季給鏟開了,“難怪我們找了一天都沒找到,原來藏在盆栽里呢。” “福晉,我們要不要把剛才那個丫鬟叫進來,肯定是她干的,不然她那么慌張干嘛!”柳嬤嬤道。 若音搖搖頭,不贊同地道:“你們且聽我的,去把馮太醫叫來,就說我頭暈,夜里又睡不好,叫他過來診脈。” 她也知道,這事就是剛才瞎搗鼓的丫鬟做的,不然怎么嚇得一臉心虛。 但這種事情,要是直接叫人來查的話,顯得有點假。 弄得好像她自己故意下了個套,栽贓別人一樣。 很多事情,只有發生了,并且出現不良效果,才有說服力。 比如已經滑胎,或者見紅。 可她現在好好的,沒有一絲不適。 然后直接把這些東西給別人看,告訴大家,有人要害她。 人家肯定不會相信的,反而覺得她有栽贓別人的嫌疑。 屆時有理都說不清了。 她只能叫馮太醫來診脈,把盆栽放得近些。 去年她不過是讓柳嬤嬤在院子里熬避子湯,馮太醫隔得遠遠的,都聞出來了。 所以這次,要是不出狀況,馮太醫鐵定能聞出毛病來的。 這樣的話,別人發現,比她自己發現,更有說服力。 柳嬤嬤沒多問,她相信診脈是假,至于真正原因,若音有自己的理由。 于是她毫不猶豫地道:“那福晉且躺著,老奴這就去請馮太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