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望著這肌肉虬結的大漢舞著手中銀槍的樣子,陳遙莫名想起了小時候過年時常見到的景象,辭舊迎新的那些夜晚,大人們都會點燃某種稱之為九節鞭的煙花,帶著絢麗火光和噼啪聲響,甩得那叫一個天地變色。 陳遙發現梁大哥這套槍法就有點這種意思——和以往武俠電影里所見不同,梁大哥并沒有那么多花架子,甚至連傳統所謂的槍花陳遙都沒見他抖過一個,仔細觀瞧無非就是突刺、勾挑以及速撤。 招式樸拙無華,但給人的感覺卻很犀利,仿佛槍尖凝聚著千鈞之力,每凡突刺,陳遙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槍頭處散發出的氣旋勁力,周遭空氣更如同過電一般,隨著那桿毫無亮點的銀槍噼啪作響,陳遙知道這是氣爆所發出的聲響,但原理可能就……比較驚悚了。 一套槍法舞完,梁大哥將槍篡往地面一戳,運氣之間,身型再次恢復如初,吐納過后,便沖陳遙咧嘴一笑。 “怎么樣?陳老弟,大哥這套槍法可還行?” 陳遙懂個屁啊,聞言連連鼓掌道:“褒鄂功臣不須此,長槍挽出進賢冠。梁大哥,好槍法!” 見陳老弟如此識貨,梁晃當即哈哈大笑,又想拖著兵刃摸進帳篷里去,陳遙知他想去找酒喝,忙拉住他道。 “梁大哥,小弟有些疑慮,不知當講不當講?” “喔?陳老弟但說無妨!” 常人舞槍哪會有這等異象,氣爆這類現象無論怎么解釋都不可能發生在當下這種情況里,好在這是西游世界,那么往功法神通這方面考慮就沒什么問題了——陳遙想知道的便是這個。 雖說梁大哥自嘲修為不過三吉門,但就陳遙看來,那一番槍刺力道已是足以與現代槍械相媲美,要是被他那桿銀槍戳中,陳遙覺得估計能將人刺出空腔效應來,這就比較駭人了。 “自然是以五運之氣轉化為力,灌輸于槍尖之上,揮而刺出,以達最強殺傷效用。” 聽陳遙問起為何會有氣爆之音,梁晃撓了撓頭,自然而然道,末了他這才反應過來,忙又說道。 “哦,你看大哥這記性,忘了老弟你還未摸到門檻,這所謂的‘力’,便是我等武夫入門之基礎。” “當如何?” 陳遙理解的大概就是外功與內力相結合,出槍為外功,槍尖所帶無形力道則是被灌輸了內力,不過聽梁大哥的意思卻不是這樣。 “人之爐鼎,奇妙異常,蘊含天地五行之氣,即金、木、水、火、土五蘊,武者以力證道,故吐納之時當調和五氣,凝聚己用。大哥走的乃是兵器之道,兵者,金也,所以五氣凝聚成力,此力屬金,金金相引,灌于槍尖,便可破開其余四氣防護,槍出如爆,也是最基礎的技巧罷了。” 五行之氣一說出自中醫術語,按合陰陽運轉之理,佛門與儒家也有類似說法,聽梁大哥的意思,世間修行無論走哪一途,基礎的基礎,便是如何調和自身這五行氣息,而調節的方法,便是吐納。 武者求強,五行之氣分屬強化運用,兵刃為金,體術為土,修為觸頂之時,金者可摧城掠地,土者更是一夫當關; 道家講和,五行之氣煉化于自身而凝聚于天地,以自身氣息為基礎,凝聚天地靈氣為己用,以水火兩氣最為擅長。修為大成之時,呼風喚雨,騰云駕霧,驅神役鬼,無有不為; 儒者平順,五行之氣平于外物,多為文房四寶、紙扇佩玉之物,凝而成形,厚積薄發。文人平氣大多以木為主,所謂揮毫伏尸三百里,便是將周身五氣凝為木屬,藉由筆毫一次釋出,以達到最大殺傷。 僧人行淡,五行之氣歸于內心,貫通周身,強筋健骨,走得也是土屬一途,然不同與武夫,僧人修行更注重強化己身防御,土者,慈悲也,大成之時便可得金剛不壞之身,大金剛神力也歸土屬一途。 但無論走哪一途,強和順淡,講求的都是吐納,這便是入門。 梁大哥給陳遙的入門建議說起來……其實也和健身差不多。 “陳老弟,你若是想走這武道一途,且不說其他,負重扎馬可隨心所欲之時,便可掌握這五行之氣吐納法門,到時分而煉之,循序漸進,方可入門。” 說得是挺簡單,不過陳遙雙手掛倆空桶扎了一會兒馬步便覺頭暈眼花、四肢酸麻,哪有什么氣沉丹田、運行周天之感。 按照梁大哥的標準,雙臂各掛三桶滿水、馬步紋絲不動一個時辰才算合格,這……這換算下來,陳遙覺得自己至少得整個三五年的啞鈴、將肱二頭肌練得跟水桶差不多粗細才有可能,但如此一來……這就又變成純粹的鍛煉體魄了,和五行之氣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看來還是資質不行啊。 不過陳遙肯定不能承認自己資質不行,世間愚人無算,自己肯定不是,搞不定……大概是方法不對,或者理解有誤。 資質資質,有時說的其實也不單指靈根體魄,悟性也在其中,陳遙靈根體魄不行,悟性倒是頂好,坐在空桶上琢磨半晌,他突然想起個事來。 當下既然是西游世界,那么整個西游記里,有沒有提到過修行法門的地方?細細一想,還真有。 書中曾說,孫悟空為避死延生,故修煉萬劫長生不老之術,會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頭云,更有那火眼金睛、法天象地、身外化身等法術,可謂武藝高強,神通廣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