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這些本事從哪里來?不就是那小李道長師承的斜月三星洞? 陳遙記得很清楚,當時書上描寫這一段,菩提祖師對孫悟空講了許多理論上的知識,雖說自己沒有奪天地造化之工,和那千古一猴沒得比,但好在也是穿越而來,菩提祖師對猴子說的那番理論,自己偷來學學說不定就能搞定這入門關卡。 更何況,書中菩提祖師可是白紙黑字給了孫悟空一套修行口訣來著,這要不是寶貝,那還有什么是寶貝? 想明白這一茬,陳遙登時兩眼放光——穿越的意義是什么?不正是如此嗎?直接省去了跳崖、拾寶、摩擦出老頭這些步驟,天人合一,道法自攜,還要什么奇遇,穿越就是奇遇啊! 一念及此,陳遙興奮異常,當即以手掐訣(亂瘠薄掐一個),席地而坐,摒除雜念,一心一意回憶起書中猴子求道那段內容來。 這其實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所謂記憶,遠并沒有人們自認的那么可靠,可能陳遙記得孫悟空是上了個山,叫靈臺方寸山,進了個洞,叫斜月三星洞,而至于想要憶起其他,諸如其間種種細節,那絕對是在扯談。 哪怕是大多數人,想要在短時間內回溯到兩天之內的某個記憶點,那都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這個時間在一分鐘左右,而即便能想起來,那也只能得到一些模糊難辨或者大概可能之類的印象。 這種印象,與其說是“記憶”,倒不如說是結合自己對自身的了解,以及前后的記憶片段而總結出的“合理”猜測。 人的記憶就是這樣,不重要的事便會自動清理,別說菩提祖師傳授給孫悟空的口訣內容是什么,哪怕現在讓陳遙回憶一下穿越過來吃的第一餐是個什么東西,陳遙都能想到走火入魔,想走捷徑剽竊點詩詞冒充才子還好說,想靠這個偷師學藝? 那簡直是…… 妙不可言啊。 你還真別說,就算看起來絕無可能,陳遙躺床上想了整整一夜,還真讓他給想起來了。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生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臺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里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此口訣為上品天仙決,聽之無比美妙絕倫,實則卻沒這么夸張,說白了無非就是道家修真的一段尋常內丹修煉功法,而陳遙之所以能一字不差的全數憶起,也非是他記憶力驚人,而是因為他這副受身爐鼎的緣故—— 佛家弟子若能等持禪定,便可勘破虛相,目可視纖毫芥子之微,心可感過去之事,大有所獲,是為“心眼”。 陳遙可不是佛家弟子,心眼之妙用更是無從說起,但玄奘這副肉身爐鼎乃是金蟬所化,更在百年前得證旃檀功德佛果,這一世雖還未被點化,然妙用仍在,所以只要陳遙肯能遭人點化并用心參悟,別說這區區百字口訣,玄奘輪回這二十世的種種詳細,他都可自心中領悟。 當然,這一點陳遙自己目前并不知曉,他現在還沉溺在腦力發達自己很強這個幻覺里。 此口訣在原著中可不得了,孫悟空只暗暗修習了三年便已根源堅固,法性圓通,達到了脫胎換骨和騰云駕霧的妖仙境界,這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仙家修煉無捷徑可走,即便身為七科狀元,若無名師指引,也純屬盲修瞎練,若火候不濟,甚至還會殘害身心,甚至走火入魔。 所以這一段所謂的上品天仙決,實際并無多大實修用途,否則他吳承恩早脫胎換骨修煉成仙了,這個陳遙自然也有考慮過,但不同的是,吳承恩所處的位置其實和他上一世差不多,而這一世,陳遙則是和孫悟空在同一位面。 如此一來,這段參閱仙家典籍與佛家功法拼湊而成的口訣就絕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真正正貨真價實的修仙大道決。 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會朝著孫悟空那只猴子的方向發展,陳遙不覺兩眼放光,當天夜里便于庭院內調息打坐,沐浴月光,靜心參悟。 呃,所謂參悟,也就是閉上眼在心里反復默念了,沒有名師指導,就只能靠自己無師自通了。 然而念了半個多時辰,陳遙什么感覺都沒有,氣海空虛,丹田鼓脹,氣循于脈貫通周身什么的全然沒有,周圍夜色沉靜,蟲鳴不絕。 難道是自己悟性不夠?還是習練姿勢不對? 陳遙一時想不起孫悟空練此口訣時的模樣了,正想起身回房歇息,待明日將這口訣說與梁大哥聽聽,看他如何做想,不想還未起身,猛然便覺周身一顫,腿似灌鉛,臂酸如麻,上下抖作篩糠,全然不能自持。 這是遭遇電擊時的基本反應,身體一變陳遙便已察覺,可周圍并無電源,陳遙登時心頭大駭,莫非自己沒有拜入斜月三星洞,妄自修習其秘法,導致了什么走火入魔的情況發生? 正惶惶不知所措間,突有道身影一閃而至,道髻高挽,道袍飄逸,竟是那消失了多日的小李道長——李嵐清。 “小、小子見過道、道長。” 見李嵐清現身,陳遙當即心下一凜,這人來無影去無蹤,上次雖在城北將那妖道天玄子一劍斃命,但仔細回想,那也是他們道門中事,這小道出手當是只為清理門戶,救自己于水火可能只就是無心之舉。 但后來又曾聽果兒說起廟中所發生之事,如此一來,陳遙始終難以辨別此人到底是何用意,而且更讓人堪憂(尷尬)的,還是這小道長出現的時機—— 陳遙當下正在偷學斜月三星洞的上品天仙訣,而面前這殺伐果斷的小道長,好死不死正好就是師承斜月三星洞的正牌弟子。 這……這就有點尷尬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