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此種種,最終師徒四人斬妖除魔歷盡艱險,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才抵達靈山。 在這個故事里,唐僧性情堅定、孫悟空疾惡如仇、豬八戒好色懶惰、沙和尚老實沉穩、玉帝膽小懦弱、如來法力無邊、觀音仁慈博愛,以及各路妖邪層出不窮,演繹了種種人間百態。 這是世人對西游世界最直白也是最淺顯的理解,年少時讀這故事看這世界,陳遙的理解無有不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經典文學著作的魅力也逐漸開始發散—— 懂事之后再看西游,和許多人一樣,陳遙的觀念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西游的世界是怎樣一個世界?在陳遙的理解里,這是個無時無刻不充斥著陰謀算計、勾心斗角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里,謀略無處不在,太上老君的謀略、玉皇大帝的謀略、如來佛祖的謀略、觀音菩薩的謀略,乃至故事主人公唐僧師徒四人,都有著各自不為人知的謀略。 在陳遙看來,這個世界的本質便是如此,若想在這樣的世界生存,上至三十三重天,下至十八層地獄,謀略算計無處不在。 一念及此陳遙又覺頭疼,他萬沒料到,自己身死命殞堪堪穿越到的,竟是家喻戶曉的西游世界。在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神佛漫天的世界,自己又當如何自處? 但震驚過后便是釋然,無論面對的是何種局面何種形勢,但凡接受,那心境上便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雖說西游里的故事耐人尋味,即便八十一難皆是局,降妖伏魔一場戲,但按時間走向,當下種種也早該塵埃落定,故事中的人神仙佛、妖魔鬼怪,當下全都應是已各回本位。 陳遙記的很清楚,在西游記里,唐僧自靈山重返大唐之時,在世唐王仍是李世民,也就是說,西游記的故事無論多光怪陸離陰謀迭出,那也當是大唐貞觀年間的事。 如今即便自己身處南瞻部洲,可唐王之位早已如自己所熟知的歷史進程那般輪番更替,歷十七帝,交接到了李儇手里,即便在時間上略有偏差,但仍說明了—— 即便這個世界確實是以西游為藍本而形成的的神魔志怪世界,但同樣也遵循了大唐王朝的時間線。 想明白這一點,陳遙揪起老高的心好懸放下少許,諸天萬界又如何,西游世界又如何,滄海桑田時過境遷,什么都逃不過蹉跎歲月,縱使西天取經萬千謀,如今這些故事都已是塵歸塵土歸土,與自己再無半點關系。 既然西行之事早畢,神佛歸位,三界平復,人人俱有所得,那自己當下這番穿越當是無傷大雅,至少不用擔心穿越到了什么不得了或身不由己的角色上,如此倒也省卻不少麻煩不少心,而當下需要考慮的,還是即將到來的唐末亂世。 這個世界既然有神仙佛祖鬼魅精怪,亂世降臨之時,也不知這些傳說中的人物是否會做點什么——別的暫且不說,妖魔橫行大概是免不了了。 思來想去,陳遙總覺身處亂世要比身處西行途中好出太多,作為一介凡人,若只是刀兵戰事他尚能應付,再不濟遁入深山也無不可,至少不必面對各路作祟妖邪,更何況此間也是李唐王朝的亂世,與自己關系不大,若能隱去形藏,帶著果兒安穩度過這數十年也非難事。 想清楚這些雞毛蒜皮的破事,陳遙可算吁出口大氣,還好,這個世界還沒那么糟糕,即便再糟糕也與自己無關,這樣便好。 陳遙是這么想,但他全然沒注意到——此時的道衍正雙手合十默默注視著自己,眼中流露出的,卻是深深的悲憫神色。 這些事之前不知便不知,如今既已知曉,陳遙自然不會放過。 那小李道長來自斜月三星洞,那地方上一次的入世之徒可是大名鼎鼎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如今的斗戰勝佛,只這一點,小道長的修為便不容小覷,若能拜入他門下,自當萬事皆休; 而高人大多都與高人為伍,道衍大師的修為幾何陳遙此間雖不知曉,但看情形也不會弱到何處,若能集兩家之長…… 當然了,這些想法多少有點蛇吞象的意味,陳遙也沒好意思明說,比起拜入空門,他還有些問題想問。 比如道衍大師為何三番五次都恰到好處地救了自己,比如那天玄子為何會對自己如此上心,再比如當年那些叱咤風云的各路神佛如今都去了哪里。 “陳公子!陳公子!” 就在陳遙琢磨著該如何開口之際,庭院外卻是傳來幾聲稚嫩的少女呼喚,陳遙聞聲有些納悶,不知是何人于門外高喊,但聽內容似乎是在喊自己。 聲響方起,他便起身朝道衍大師拜了拜,大師也含笑點頭擺手。 步出房間,果兒等人全都扒在門欄處,小心翼翼望著院門方向,陳遙沖他們點點頭,而后徑直走到院前,伸手將門一開,映入眼簾的卻是幾名身著素色交領齊腰儒裙的小姑娘。 這類裝扮陳遙認得,多為唐時貴人府上下人外出時的標準穿戴,也稱素瓷,由此可見,面前這幾位姑娘當是某府外出辦事的丫鬟。 至于哪一府也不必多問,領頭的小姑娘陳遙昨日還見過,魚家大少喝令仆從將自己五花大綁那會兒,這小姑娘便也在馬隊之列,現在想來,當是魚家小姐魚寒酥的貼身丫鬟。 “紅兒見過陳家公子。” 小姑娘未施粉黛,衣著樸素,然舉手投足仍不失豪門大家底蘊,見陳遙開了門,當即領著身后眾丫鬟齊齊施了個萬福,這陣仗說起來普通,倒是嚇了陳遙一跳。 第(3/3)頁